缙云山变身记②丨“秋池”重焕生机 拍出的美景像加了滤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有人考证出,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秋池”指的便是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黛湖。
黛湖三面环山,湖周青山叠翠,花木繁茂,风景极佳。同时,黛湖里生长着130多种藻类,被称为“藻类基因库”。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围绕黛湖建起了不少乡村酒店,多年来酒店规模逐步扩大,对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今年五一期间,经过近两年生态修复,重焕生机的黛湖闪亮登场,重新成为游客聚集“打卡”的热门景点。
拆除违建为生态“减负”
黛湖迎来“第二春”
▲黛湖生态修复后景色。 上游新闻记者 邹飞 鞠芝勤 摄
“现在黛湖变漂亮了、好看了,沿到湖边走一圈安逸得很。”4月29日,春光明媚,午后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映在湖面上泛起粼粼光斑。60岁的周丽和几位朋友正沿着黛湖一边散步、一边拍照。
作为北碚人,周丽是看着黛湖一步步“变美”的。
“我们至少每个星期都要来爬一次缙云山,中途都会到黛湖来歇脚。”周丽说,两年前,黛湖周边的4家酒店和农家乐,与黛湖的风景“混搭”在一起,总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现在,眼睛往哪里看,都是一片绿,这种纯粹的自然风光跟以前比就像迎来了‘第二春’。”
北碚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吕玉春介绍,黛湖周边的酒店和农家乐不仅影响了景点的整体美感,还存在着少批多建、违规扩建等问题。以已拆除的云登酒店为例,其建筑面积10781平方米,有近6900平方米都是违建,“这些酒店从黛湖取水、向黛湖排污,还影响了水质,使水位下降了50厘米左右。”
就在缙云山自然生态不堪重负之时,2018年6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启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专班,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吕玉春说,截至2019年5月,黛湖周围包括云登酒店、金湖湾度假村、大罕宫酒店等建筑全部被顺利拆除,累计拆除1.62万平方米。
修复生态提升颜值
打造“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后的缙云山黛湖,市民在环道上散步休闲。
“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中,我们一手抓违建拆除、一手抓生态修复,全面拆除违建的同时,还要对拆除区域实施覆土复绿。”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6月,北碚区缙云山综合提升项目集中开工,黛湖生态修复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黛湖生态修复工程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依托缙云山卓越的自然生态景观,通过整合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恢复湿地水文和生物多样性,并建设滨水栈道及人行步道,打造了高效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
不仅如此,去年北碚区还对黛湖开展了清淤工作。在为期约一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清除淤泥3600余立方米。同时,对黛湖水库周边的环境进行了美化,在黛湖水库观景台附近铺设透水砖128平方米,种植红叶石楠900株、红锦木700株。
如今,精心搭配的花草树木,用心装点的景观步道,完美地将山、水、林、湖融为一体,使黛湖沿岸景观更具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也大大提升了游客与自然的亲近感。
五一期间,大量游客来到黛湖“打卡”拍照,还有人点赞:“照片中的景色像加了滤镜!”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
下一步将全面推进“林长制”
黛湖的“颜值”提升只是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保护区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区内区外联动、山上山下统筹等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共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7.7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花木近90万株。
其中,北碚区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会同中铁建编制《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邀请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林科院的生态学和植物学专家,结合缙云山的地理、气候、水环境和植物生长,制定马中咀、雨鸣涧、斩龙垭、黛湖区域等5个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方案。累计栽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86种、65.6万株(棵),恢复水域1.79万平方米,修复保护区内及周边生态50.4万平方米,进一步增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绿肺”和天然屏障功能。
沙坪坝区完成覆土复绿7万平方米、复耕1694平方米。回填矿坑土石方50多万立方米,种草10多万平方米,栽种苗木1000余株。对拆除房屋和附属院坝等4.5万余平方米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并将该项目纳入全区山水林田湖草试点工程进行统筹开展。
璧山区累计复绿面积3477.87平方米,栽植胸径12cm小叶榕37株,草本圣蕨16万株,其余复绿树种桂花、黄葛树、香樟、柑橘等200余株。
下一步将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全面推进“林长制”,构建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管理有序、考核严格、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快将缙云山保护区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窗口。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