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几条网红老街还在 想看原生态风景的抓紧

13.12.2016  04:41

  下浩老街上的街头壁画。

  下浩、黄桷垭、山城巷,一处处浓缩了重庆历史文化与市井风情的老街小巷,被誉为老重庆的活化石。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里,随时都能看到“老街拆了”、“告别老街”的信息,各种感慨,各种惋惜,各种不舍。

  近日,老炼专门进行了实地寻访,为朋友们打探到最真实的现场信息——老街还在,但想看原生态风景的朋友抓紧了。

   下浩

  在这几个老街区中,关注度最高的,要数下浩。

  今年夏天,《美国国家地理》对下浩老街的报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原本安静的下浩老街瞬间成为网红。

  进入冬季,“下浩即将拆迁”的消息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0月30日包括新华社在内的知名媒体刊发的《下浩老街举办“散伙宴”,老邻居离别纷纷不舍》和一个名叫“下浩里”的公众号在11月13日推送的《安放何处——我们和我们的下浩里》,在读者中广为传播。

  关于下浩的前世今生,朋友们可以在网上搜索老炼曾经撰写的《南岸下浩老街,离繁华只有几步路》、《南岸下浩,最后的老街与它的守望者》、《邂逅下浩老街》等主题文章,此处不再展开。但老炼还是要给大家再科普一遍——南岸下浩老街区包括了下浩正街、董家桥、觉林寺、米市街、望耳楼、葡萄院等多条小街。

  老炼今天要说的,是当下的下浩老街。

  进入老街,虽然到处都能够见到南岸区房管局张贴的《房屋征收调查登记公告》,但老街还是基本保留了原来的风貌。

  老实说,如今的下浩老街,比一年前更加热闹。除微信朋友圈里知名度极高的“冻绿房”、“下浩里”、“小馆”依然开门迎宾之外,原来的老街名店“花生大王”和“十多味豆花鱼”都扩大了经营规模——“花生大王”搬到了小街的对面,门面比原来大了一倍;“十多味豆花鱼”到了周末更是高朋满座,饭点时还需要预先订座。

  除此之外,老街上近日还新开了许多特色小店,据老炼粗略观察,有小面、米线、春卷、锅贴饺子等小吃店,还有新开的小茶馆与古玩店。

  街头壁画也是下浩老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老街上的街头壁画有增无减,老街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董家桥42号大院旁边的空地上,还新增了一个很有情调的小花园,成为小清新们的自拍圣地。

  在下浩正街,随处可见喜气洋洋的红灯笼,据居民介绍,这是前不久一个剧组来老街拍片时挂上去的。一位阿姨告诉老炼,最近经常有明星来老街拍片,她见到的就有冯巩、贾玲、柳岩等一众明星。在“花生大王”的新店里,还挂着老板娘与冯巩的合影。

  一位老住户告诉老炼,他家的房屋已经登记,但什么时候搬家,还没有明确。“下浩里”的主人也表示,至少现在还没有通知他们搬家,“在一天,就坚持一天吧。

  黄桷垭老街三毛旧居一角。

   黄桷垭

  位于黄葛古道上口的黄桷垭老街,也因为开始拆迁而备受网友关注。

  日前,老炼来到黄桷垭老街,感觉老街比过去安静清爽了许多——老街现在已不准车辆进入。在老街上,老炼也看到一些房屋被拆除了,但街上的居民告诉老炼,拆了的都是房管所的危房,绝大多数的私房都没有喊拆,故老街还基本保存了原貌,三三两两的游客与在老街上散步的猫狗同框,构成了一幅幅悠闲的画面。

  一群从黄葛古道上来的老孃孃对老炼说,她们来黄桷垭老街的保留节目,一是吃豆花饭,二是买一些可以带走的老街小吃——老街上有好几个小摊,出售主人按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粽子、糍粑、腊肉糯米团、豆腐乳、水豆豉以及各种口味的榨菜与泡菜,“天热的时候不卖,现在天气凉快了,又开卖了。

  对于文艺青年而言,老街上最知名的,莫过于“三毛旧居茶社”,在这里看风景,品美食,喝个下午茶,花钱不多却逼格满满。老板说,现在天气冷了,他们一般只经营中餐及下午茶,要吃晚饭必须预约。

  山城巷里的游客。

   山城巷

  “位于渝中区南纪门与金汤街之间的山城巷,不但连接了重庆的上下半城,充分体现出山城重庆爬坡上坎的街巷特色,还堪称近现代城市建筑博物馆而值得寻访。”这是老炼在今年夏天首发于重庆晨报而被国内多家知名门户网站转发的《山城巷,一巷看懂老重庆》里对山城巷的描述。

  进入山城巷,如果你能忽略偶尔进入眼帘的房屋征收公告与鼓励居民拆迁的标语,完全看不出小巷的景色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从中兴路出城方向公交站旁的“山城步道”牌坊进入,老炼看到的还是熟悉的画面——石梯坎、吊脚楼、老朝门、过街楼、石库门、教堂……该在的都在。微信朋友圈里知名度极高的大树咖啡依然开门迎宾,仁爱堂医院旧址中的“秘密花园”依然弥漫着神秘的气息,标志性的圆形塔楼依然伫立在原处,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迟暮美人,守候着荒芜的家园。本报记者 李炼 摄影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