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网络社交过度依赖现象 学生:不是网络的错

12.10.2015  12:50
      网络越来越发达,世界在网络时代变得越来越小。开放、多元的网络社交,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有人开始感叹:“网友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对于网络社交,大家都有怎样的话要说?请看本期校园话题。(编辑:苏娅)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学生论坛

  不是网络的错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高二2班 邱慧伶

  网络社交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我对它是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吸引,再到现在的依赖。

  网络社交和现实中的社交有很大不同,只要点点鼠标键盘或触摸一下手机屏幕,任何事情都可以足不出户地解决。我的原则是,能在网络上解决的问题,一般不会放到现实生活中来。拉开有数百人的QQ好友栏,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随时随地解决。

  交朋友在网络上交,问作业在网络上问,发祝福在网络上发,我深深依赖于网络。当然,依赖网络社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每次在网上可以侃侃而谈的话,在生活中却说不出来。面对身边的熟人,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自己的意思和感情。有时候甚至面对面吃饭,我都会拿出手机用聊天软件一边发表情一边说话聊天,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我要传递的信息。

  我认为网络社交本身没有问题,我们如果过度依赖它就可能渐渐脱离现实,活得不够真实。记得原来看过一个叫做《珍惜身边的人》的视频,我也要努力戒掉“网络社交”的依赖,用心与身边人交流。

  我的“朋友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三13班 郭润佳

  刚上高三,妈妈就试图没收我的手机,后来在我的强烈抵制下作罢。爸爸有些懊恼地说:“当初不给你买智能手机就好了,太牵扯精力了。

  爸爸妈妈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手机上网的确占用了我的一些时间。在手机上我安装了QQ、微信、微博等软件,当学习厌倦或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就打开朋友圈看看同学、朋友们发的牢骚或者“心灵鸡汤”,间或在QQ上跟好朋友聊聊天,有时开解一下别人,有时则是让朋友宽慰一下自己。事实上,到了高三,压力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偶尔会在朋友圈里写下一大段感慨,结果很快就会有同学私信:“怎么?抑郁了?”然后天南海北聊上几句,心情会好很多。

  因为关心时事,我在微博上还关注了一些媒体。有时间的话,我会看一下各类新闻评论,并在微博上对有兴趣的话题写点感受。其中,部分微博评论还被几家报纸选登了。看到自己的文字发表在大型报刊上,我真的很高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甚至有些不方便当面说的话,在QQ或微信上却可以讲得很顺畅。当然,学习毕竟还是学生的主业,所以我一是培养自控能力,不让网络社交占用太多时间,二是做好学习计划,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位于年级前列,三是注意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不让不良人员或信息混杂其间。这样,就不存在网络过度依赖症了。

  我是“手机控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中学 陈真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软件和网站层出不穷。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还是比较青睐手机QQ和新浪博客。

  手机QQ操作简单,与家人和同学联系都比较方便。而且,我平时喜欢写文章投稿,所以用手机QQ和编辑老师们交流也非常便捷。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吃饭的时候是我使用手机QQ最多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我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与朋友们聊天,或者与编辑老师进行交流。

  除去手机QQ,我用得最多的就是新浪博客。一开始注册新浪博客的时候,只想着关注一些本地知名的作家,欣赏他们的文字,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读者。后来,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又逐渐关注了一些国内著名的作家。经常阅读他们的文字,使我爱上了文学,于是,我也开始写作投稿。我学着他们,将自己发表的文章发到自己的博客里,一来是留个纪念,二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慢慢地,我的博客也有了不少粉丝,他们偶尔给我的文章提建议,多数情况下为我加油打气。

  通过这两个社交平台,让我结识到很多文友、老师,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每当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到博客里读读文章,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我爱这种感觉。

  不依赖网络社交的尴尬

  河南师范大学 李佳楠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很多人热衷于网络社交并产生依赖,而不依赖网络社交的人在群体中成了异类,经常面临各种尴尬,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个人习惯于发短信或面对面的交往方式,网络社交只是我社交的辅助手段,也是面对社会现状不得不做出的妥协。我不会经常把手机拿在手里等别人跟我说话,或有事没事地主动找别人聊天。我受不了人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和别人聊天,或者是一边干别的事情,而对习惯于网络社交的人来说那再正常不过了。

  由于不习惯网络社交,我不经常主动找别人说话,别人找我说话时我又经常不在,除了特别熟的人还会保持联系外,好多人就渐渐生疏了。各种群组中,不时会有人出来冒泡,说一些无聊的闲话,有时就两个人在群里聊天,群组经常被刷屏。我没有精力把那些聊天记录都翻看一遍,有时甚至会错过一些重要信息而耽误事。与那些依赖网络与网络社交的人相比,我显得越来越迟钝和笨拙。

  过来人语

  我的网络社交经历

  山西省孝义市 李一鸣

  我最初的网络社交应该是从申请的第一个QQ号码开始的。我那时刚上初一,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和手机,所以每周一次的计算机课对我来说格外珍贵。

  上大学时,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而且能登陆手机QQ,尽管网慢得很,企鹅还是伴随我走过很长一段大学生活,直到发现好多人玩人人网。于是我注册了自己的人人网账号,把从小到大认识的凡是能想到名字的全在网上搜了个遍,一有空便关注别人的学习、生活动态,当然还有暗恋的她。

  一晃步入社会已经3年多了,微信霸占了我的网络社交圈。起床后先看看朋友们分享了什么心灵鸡汤,工作累了拿出手机看看动态,伴着和老婆的视频聊天进入梦乡,偶尔心血来潮在群里抢一通红包……

  一路走来,QQ、人人(校内)、微信各自伴随我走过几年,靠着这些网络社交软件,我没有和好朋友、老同学断了联系,随时分享别人的快乐,丰富自己的生活。最不可思议的是,老爸老妈最近也迷上了微信,电话打得少了,微信问候多了,我“潜水”多了,他们反而成了活跃分子。

  分享了我的网络社交经历,现在要问我有没有网络社交依赖症,我还是很难回答。说有,它们只是我偶尔联系亲朋好友的一个工具;说没有,假如不是它们的陪伴,真不敢想我现在会有多么孤独、落伍。QQ、人人、微信,虽然使用频率有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社会大潮裹挟着往前走,谁都难以做到“全身而退”。在我看来,其实无所谓网络社交依赖,只不过是多与少、深或浅的区别。把握好度就好。

  老师观点

  别让网络社交成为生活的全部

  北京市顺义区教委 李建生

  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成为现在青少年、学生、白领等人群相互联络的工具,有些人发展到沉迷于虚拟社交,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运用好网络,又不依赖网络,应该让网络社交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增添色彩。

  第一,上网要适度,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出现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低落、颈椎不适等问题。一旦形成网络依赖,人容易出现焦虑、缺乏耐性等问题。要合理分配时间,利用网络辅助工作,享受网络带来的快捷便利,同时又不忽略正常的社会交往。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线下正常的社交活动。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更多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积极乐观地融入社会。现实社交活动有利于调整我们的日常情绪,良好的兴趣爱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惊喜。外出旅游开阔眼界,能增加社会知识,保持好的心态;户外运动放松身心,与家人一起谈天说地融洽彼此关系;拜访亲朋好友,使我们有更多的情感寄托,能够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家长谈心

  别把这弄成病

  河北省涞源县进修学校 李国婧

  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时间。而通过网络开展社交活动,无疑会节省平时社交必须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还会省略见面后寒暄等繁文缛节浪费掉的时间,更会减少在现实社交时营造社交形式所付出的时间。网络社交不那么强调一对一,也用不着考虑必须照顾到哪一个,提高了社交效率,这自然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于是,把网络社交当成自己的第一选择,在孩子们中间就有了最为现实的基础。

  但是,网络社交可以作为大多数孩子的第一选择,并不是说它就是一种最好选择,更不是说它能成为唯一选择。在我看来,可以依赖网络社交,但绝不能病态地依赖这种社交方式,因为网络社交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中的社交。网络社交在为人们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有时候与社交对象在网络上打得火热,相谈甚欢,现实中却未必能够有与网络完全对应的共同语言,有些人的文字表达是一回事,他们的现实表达却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儿,有些人在网络上说的是一套,在现实中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当然仅仅是文字与现实做法的偏差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有人专门利用网络对孩子们进行欺诈,利用网络社交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就相当危险了。

  我觉得,缺少社会经验的学生们依赖网络开展社交活动必须悠着点儿,千万不能把这弄成一种病。

      据半月谈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