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休息“班主任”群里通知收补习费 两位家长连忙扫码……
如今,全市中小学已陆续开学复课,面对“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收费,一些家长不假思索就立即扫码支付,而这正中了骗子的下怀。最近,公安部也向家长们发出提醒,如今各个班级群活跃起来,骗子们专盯班级群里的家长,这种诈骗处于高发期。
惊险:
吃个午饭至少两位家长上当
▲骗子冒充老师发到班级群里的“缴费通知”。警方供图
前不久,全市的中小学陆续开学了,家住渝北区的许女士这下总算松了一口气,但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总是担心孩子的功课会落下。
上周四(14日)中午12点过,许女士在单位吃过午饭,突然手机响了。是班级的家长群里,班主任“陈老师”在收资料费。“陈老师”向家长们解释说,由于目前疫情还未结束,而且要帮助孩子们把之前的功课补上,所以要缴新增的语文和数学等科目的资料费,一共450多元。“收到的家长,请在缴费后截图发到群里面,我统一登记……”随后,“陈老师”还把一个缴费的二维码发到了班级群里,让家长扫描付款。
许女士睡意正浓,她准备下午上班的时候再扫码缴费。
中午1点过,许女士又被手机的响声吵醒了,一看才发现,又是老师在班级群里@了所有的家长。看了班主任发的信息后,许女士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没有扫码缴费,不然就上当了!”
原来,当天中午真的“陈老师”发现有人在家长群里冒充她收费,这才@了所有家长,提醒他们不要上当受骗。不过,此时至少有两位家长已经扫码支付了400多元的“资料费”,而最初冒充“陈老师”的那位骗子,已不知所踪。
随后,班主任在群里收集被骗家长的信息,到学校所在辖区的派出所报案。
分析:
在上课和午休时段案件多发
▲另外的骗子冒充老师发到其他班级群里的“缴费通知”。警方供图
警方介绍说,许女士遇到的是典型的冒充班主任收取资料费的骗局,这类骗局已经出现过一段时间,因此不少家长对此已有戒心,但还是会有一些家长不小心上当受骗。
有些市民就会问,骗子是如何混进班级群的?为什么在群里的真老师们没有及时发觉呢?
民警解释,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还有的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骗子在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申请进入QQ或微信群,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老师们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一旦进入班级群,骗子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在明确了真老师的信息后,骗子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
而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骗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饭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而家长们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警醒:
开学季此类骗局要多注意
最近,公安部也向家长们发出提醒,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复课,学生们返回课堂,各个班级群也同时活跃起来。这种诈骗处于高发期,骗子们专盯班级群里的家长。
警方提醒,要预防这类诈骗手法,首先家长和老师们不要轻易在QQ或威信上公布和泄露班级群的信息,其次应该对于入群人员进行仔细甄别:
一,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二,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三,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四,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五: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