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的白象街,曾是重庆人的骄傲!
重庆每一个老去的社区
都有它的骄傲
以前的重庆还没有这么多电梯房
也没有那么多花园广场
各式各样的老旧社区就是重庆人一天的归宿和家
其中有一个,就是白象街
当然,现在也是
▎它曾经一夜火遍全国 ▎
很多人包括兔子第一次知道它
是来自2016经典电影《火锅英雄》
陈坤饰演的刘波因为欠债被围追堵截
在楼道里惨遭毒打的画面就是取自于这个
白象街居民楼3栋和4栋之间的廊桥
因为这个镜头,白象街一夜爆红
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它曾经是重庆的骄傲 ▎
和十八梯一样,白象街也属于下半城
有传说,清初街上建有白象池,因而得名
又传说
白色石象与南岸玄坛庙门前的狮子隔江相望
又有“青狮白象锁大江”的说法
一条白象街,半部重庆史
它见证过南宋抗蒙;也看过“东方华尔街”开埠
它有9处文物建筑臻品,2处古城墙遗址
它,是重庆最珍贵的“母城”文化所在
从重庆最早的棉纱业、匹头绸缎、干菜业公会
到有线电报局、大清邮局、药材公会... ...
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
旧时上半城穿旗袍,跳交际舞的
富家太太小姐们也常常来这里“血拼”
这里也曾是重庆人的“不夜城”
1891年重庆开埠之后
白象街就被誉为重庆的华尔街
下半城的CBD、IFC
也是重庆最早的富人区之一
▎它,是老渝中人的家 ▎
但现在
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条街上还在居住的
大部分普通人再普通不过的日常
从1楼到24楼,这里没有电梯
却在多个楼层设有通往外界的出入口
在没有电梯的年代,重庆人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曾在1994年获得了重庆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阳光好的时候,能拍出光影流动的感觉
暖暖的阳光倾斜下来
能照出肉眼可见的漂浮跳动的尘粒
折射出这条老街光影斑驳的年轮
从白象居临街的入口,走到最靠江边的居民楼
有好几个近乎90°蜿蜒曲折的通道
每一个转角背后都有不同的山城景色
半敞开式的室外公共露台
能看到近处的楼顶,远处的大桥
喜欢复古风格的年轻人也常来这里拍照取景
虽然感觉是一条直线走过
细心的话,会发现楼层却由低到高
听说这里楼房的地基落差差不多有30几米
这个狭长的走廊将楼宇之间相互连接起来
形成一条畅通的道路
因为楼梯之间空间太窄
上下楼梯都是像剪刀一样的X样式
要是碰见了上楼下楼的邻居
打个招呼都还得侧着身,注意上下过路的人
在这个走廊中有火锅店,有麻将馆
有小卖部,有洗衣店
... ...
不出家门,就能找到生活所需的一切
这里,就像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小世界
这里的地图是给外地盆友看的,导航是搞不定的
藏匿其中的坡坡坎坎,都需要自己去迷路去发现
偶尔能在这里一迷迷一上午,越迷越能发现惊喜
脚下的长梯、近处的湖广会馆、远处的来福士
新与旧、现在未来与过去
都能这里找到
从廊桥望出去
能看到千厮门大桥和渡江的邮轮
换个角度,也是一番美景
老式的电缆,尽职尽责的停留在原地
像拉链一样排列的楼梯,很有性格
公共露台上晾晒的衣物
转角处的生活杂物
牛皮癣一样的小广告
... ...
到处都是生活的痕迹
往下一直走能通往滨江路的石梯,爬起来也很累
从楼梯间的窗口往外探
一抬头就能看到的长江索道
你在天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看不见你
▎它,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
比起现在购房必看绿化率、物业服务这些硬性指标
街坊邻里之间的人情味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脚下这片土地寸土寸金
但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那些隐藏起来的烟火气
才是老重庆的灵魂
街坊邻里彼此相熟
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在这里总是藏不住的
虽然居住条件有限,但是欢乐是无限的
生活在这里的
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普普通通的重庆人
从事的也是普普通通的职业
没有光鲜亮丽,人头攒动的餐饮店
没有刻意浮夸,规矩繁多的网红店
时令蔬菜、鲜果零食,都能在这里找到
谈不上精致,论不上讲究
就是普普通通的食物,普普通通的人群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
一切都刚刚好,适合自己就很好
下班的主妇会在蔬菜摊前选好一餐所需
晚归的路人会在烧腊店门口买上晚餐+夜宵
顺路从隔壁小卖部带上一瓶啤酒
选好付钱一气呵成,没有弯弯绕绕的讲究
色彩丰富发水果店显得有些“冷清”
运气好的话,在这里还能碰巧看到老手艺人
没有洗剪吹的传统理发
一张旧皮椅,一面缺角裂纹的老镜子
就是生活最简单的一面
这里是白象居,这里是老重庆
每一个老去的社区,都有它的骄傲
原标题:老去的白象街,曾是重庆人的骄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