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80年代老照片 带你见识曾经的“成渝万”有多牛

04.01.2019  13:51

万县市(今重庆万州区)居于长江上游,处于长江交通枢纽位置,从近代以来便是地区性的经济中心,不论在曾经的四川还是在直辖后的重庆,经济地位仅次与重庆,“成渝万”在当年四川省内可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

尽管他被称为万县市,但大多数人都自觉的将后面的“”忽略不计,而更喜欢将他称为万县。这样的叫法并不是有故意贬低之意,而是透着一种亲切。

1902年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航海条条约》,万县与长沙、安庆、惠州及江门一起被开为通商口岸。

1917年重庆海关万县分关设立,1925年万县正式被开辟为商埠,从此万县走上了一条近代快速发展的道路。

万县开埠后,根据1935年的统计,城内共有商号2625家,到了1949年的时候更是达到了4252家。这些商号中有一半从事的是进出口贸易。

万县商业的发达,也对交通和通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1930年6月11日,万县开通了自动电话,成为了全国继上海、北平、天津后第四个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同年11月渝万公路也建成通车。在当时万县还修建有机场。乘坐飞机2小时10分钟到宜昌,1小时45分钟到重庆。

1949年12月,万县市人民政府成立。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地处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县市承担了80万移民的重任。

三峡工程的兴建,万县市有一座城市,5座县城,108个集镇、955家工矿企业、25万亩良田及大批的房屋和文物古迹淹没在了水面之下。

原标题:80年代被淹没前的万县市 你想不到近代它到底有多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