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篓检察官”日记】之:“洋制服+土背篓”是检察室活名片
《法制日报》政法·司法版近来开设“新时代‘背篓检察官’日记摘抄”专栏,通过摘抄重庆市黔江区检察院几位“背篓检察官”的日记,讲述他们3年来有温度的司法故事。
这期日记讲述的是:《“洋制服+土背篓”是检察室活名片》。敬请持续关注。
新时代“背篓检察官”日记之三
《“洋制服+土背篓”是检察室活名片》
日记主人:潘珂
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濯水检察室主任
1月30日,晴。
今天一大早,我就开始忙活。
电脑、打印机装进背篓,要现场办公;
宣传资料装进背篓,开展“宣讲十九大·莎姐大普法”活动要用;
法律书籍、检民联系卡装进背篓,要以案释法;
馒头装进背篓,不能给老乡添麻烦……
装着各种东西,我突然想起一段经历,不觉得笑出声来。
那是2015年的一个午后,如果你到濯水镇检察室门口,你就会看见两个身穿制服的男人正在“现场办公”:支个摊子,摊子上放着公文包和水杯,还有一摞宣传资料。
那是3年前的我,那时,我刚来检察室两个月。
黔江地处渝东南,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多,村里基本都是留守人员,除了赶场天,镇上居民很少。一个星期下来,检察室只接待了5名群众。我有种感觉,检察室的大门不是门,更像是一堵无形的墙,隔绝了我们和老乡们。
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就不会来检察室,不来检察室就更不了解我们,工作进入了恶性循环。
为了在群众面前“混个脸熟”,我和同事一合计,就有了那次检察室门口的“现场办公”。但是效果仍然不好,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你们夹个包包,拿个‘干部杯’,老乡不识字的多,不知道是做啥的,理你们才怪。”事后,镇上的一名老村支书对我说。
“年轻人,乡里有乡里的办法,你把我的背篓背起,走走农户,脸皮厚才能搞工作。”回到检察室,老徐(已退休检察官徐维新——记者注)对我说。
黔江区土家族群众很多,背背篓是土家族的习惯,赶场时装个肉菜、背个小孩,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背篓。老徐是土生土长的黔江人,平时老背个背篓,装点宣传资料什么的。
干脆,试试。
我背起老徐的背篓,装上宣传资料、办公用品,组织干警开始走村串户。
第一次,那叫一个“囧”。
笔挺的制服,背个背篓,再扛个“流动检察室”的牌子,一句话,“洋气的制服+土气的背篓”。
老乡们见了,哈哈大笑说:“你们检察官也背背篓?没见过检察官和村里的货郎一样搞工作。”
老乡背背篓,我们也背背篓。久而久之,检民关系近了,老乡们逐渐信任我们,不拿我们当外人了,开始和我们摆龙门了,提供各种法律监督线索。
现在,你再去濯水镇街头,已经看不见只会坐等群众上门的两个男人了。但你走在黔江乡镇的田间地头、老百姓的家门院口,总会见到我们着制服背背篓的身影。
“洋制服+土背篓”已经成为我们检察室的活名片。
{ 日记点评 }
马善祥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原调研员
“老马工作室”创始人
我觉得,检察官是这样一群人:工作善于从小事、细事做起,担当重任迎难而上也绝不含糊。他们在打击犯罪、实施法律监督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新时代,他们主动、积极、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崭新风貌,更让人欣慰。
检察官在人民的生活中,在学校、单位、企业、田间的身影越来越多,通过宣传、讲座、调解、监督等各种形式,让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法律的保护,也意识到遵纪守法、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新时代的检察官是一群可爱的人。
▼▼▼
编者按
黔江,地处重庆东南武陵山腹地,90%以上是山地,73%的人口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
背篓,黔江山里人祖祖辈辈出行的必备。
2016年的一天,大山里突然来了两个人,他们穿着笔挺的制服,却背着与山里人一样的背篓,但背篓里装的不是蔬菜、粮食、农具,而是书本、打印机、笔记本电脑、插线板、徽章。
他们说自己是检察官,坐下来就问家里几口人,跟别人有矛盾没有,村里有啥不平事没有……
慢慢地,山里人开始数着日子盼着这些没有架子的检察官到家坐一坐。
再往后,山里发生了很多故事和变化:周家与杨家化解了存在多年的土地纠纷;庞大姐打官司心里有底了;留守儿童知道怎样防范坏人骚扰;再也没人敢往小溪里排粪水了……
他们就是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濯水、石会检察室的检察官。3年来,“80后”检察官潘珂接过退休检察官徐维新留下的背篓,带着一群“90后”干警,走遍了辖区全部219个村居,将检察工作延伸到大山深处,被山里人亲切地称为“背篓检察官”。
“政法战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为了这份责任,“背篓检察官”不仅翻山越岭走进了大山里,更走进了大山群众的心里。因为他们背的不仅是法治、公平、正义,更是对大山里群众的深情、关怀、帮扶。
用心、用情,才能赢得人心。德润人心,法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