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重庆日报消息
重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最具战略指引意义的是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重庆视察并对重庆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
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重庆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
■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地区生产总值迈过2.5万亿元大关
■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方兴未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加彰显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任务即将胜利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成效明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成渝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当前,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虑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今后五年,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长足进步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治理效能达到更高水平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市将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〇三五年,将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重庆“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全面建成
■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在中西部领先
■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科技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和健康重庆基本建成,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
■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
到那时,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重庆将崛起在祖国西部大地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使重庆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加快培育创新力量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面促进消费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
■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协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生态共建和环境共保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完善战略合作机制
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更好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加快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断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提高重点领域防范抵御风险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坚决维护政治安全
■突出抓好经济安全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深化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战略成果。
■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原标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