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40)| 色甜堪晚饭,香滑佐流霞:永川豆豉
如果你问永川人,到永川旅游有什么必须知道的,那他们一定会这样回答你:亿年的恐龙,万年的石松,千年的松溉古镇,百年的重庆永川豆豉、松花皮蛋,十年的职教,现在的三湖。这些永川特色之中,最令永川人有认同感的,莫过于那300年飘香的永川豆豉。
“疏松散子,油亮发黑、味美化渣、清香回甜”短短的四句话,就将永川豆豉诠释得淋漓尽致。很多外地人对永川豆豉疑惑万分,样子黑黢黢的,为什么重庆人还如此喜爱它,更是成为重庆人灶台上的主角之一?
豆豉是川渝黔粤一带常用的调料和佐餐菜品,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永川豆豉则是毛霉豆豉中的代表。瓦罐发酵,工艺复杂,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选杂、浸泡、蒸煮、制曲、拌合、发酵等程序生产,其发酵时间就长达一年,因此相比其他豆豉而言,有着更独特的风味。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豆豉酿制技艺(永川豆豉酿制技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比起贵州老干妈这样全国驰名的豆豉品牌,永川人对自己家乡豆豉的热爱不仅仅是它可口的风味,更是因为其300年流传的一段传奇故事。
豆豉前世:富家小姐机缘巧合下发明
工人将发酵完的豆豉舀出
永川素有豆豉之乡的美名,其生产工艺起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永川豆豉的发明者是一位姓崔富裕人家的小姐,她饱读诗书,聪明能干。后因父亲病逝家道破落,不得已跟丈夫在城东跳石河边开起了小饭店。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17年)的一天,崔氏带着几个孩子在小饭店里蒸黄豆。黄豆刚刚起锅,张献忠的部队打此路过,崔氏害怕官兵抢人抢豆,慌乱中将满满一筲箕黄豆倒于后院的柴草下,化妆成丑陋的老婆婆带着孩子们从后门逃了出去。
半个月后,崔氏回到小饭店,突然闻到后院奇香扑鼻,打开后院门搬开柴草,黄灿灿的豆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糊糊生霉发酵的“毛霉豆”。
崔氏伤心地哭了起来,本想一气之下扔掉“毛霉豆”,又觉得那么多豆子白白扔了可惜,当时年年争战民不聊生,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于是,崔氏擦干脸上的泪水,捡出“毛霉豆”洗净加盐装在坛子里,以留着荒月家人佐菜下饭用。
第二年开春的二三月间,崔氏试着将“毛霉豆”端到四方桌上。经过发酵后的豆子已变得色泽晶莹、光滑油黑,清香散粒,化渣回甜的“毛霉豆”,竟惹得家人争相食之。
一位路过跳石河的外地木材商人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追问这道鲜美可口唇齿留香的菜叫什么名字。崔氏不好意思说出“毛霉豆”这三个土得掉渣的字来,刚恰门外一个邻居小男孩的牙齿掉了,又想到木材商人说吃了“毛霉豆”唇齿留香,崔氏急中生智冲口说出了“豆齿”这个崭新的名字。
木材商人酒足豉饱,乐不可支,将豆齿记成了豆豉,一路走一路宣传跳石河的豆豉。永川豆豉的美名,就此在神州大地上传开了。因为崔氏逃难之际,曾化装成丑陋的老婆婆,所以人们都叫崔氏“崔婆婆”。
从那以后,凡是到永川的各地客商,都以到跳石河吃崔氏店里的豆豉为荣。大有到了永川,不吃跳石河崔氏豆豉,就等于没进永川城之意。
豆豉今生:继承传统 创新工艺
永川拥有全国最大蒸煮豆豉的蒸笼
得到崔氏谪传的崔家后人,将永川豆豉的制着工艺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花开花落,寒来暑往,数代永川人经历风雨,人送之美名“豆豉之乡”,名不虚传。
现永川还设有全国首家以生产豆豉、研究豆豉制作工艺的崔家豆豉食品研究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如今的豆豉生产工艺,在继承传统制作方式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制作工艺。
“如今,生产豆豉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变。”崔家豆豉食品研究所研究员刘星忠表示。传统的制作方式,是使用竹制蔑席做曲床。缺点是蔑席会掉落竹渣,混入还在发酵的黄豆中,影响卫生。现代豆豉制作工艺是采用不锈钢板穿孔作曲床,一是不会掉落废渣,二是穿孔可以增加通风量,是豆豉口感更好。
在豆豉在制作流程时,传统采用人力运输方式,如今改用了传送带滚动运输,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永川豆豉的产业化经营。
“原来永川豆豉的背后还有这样动人的故事。”听完豆豉的传说故事后,陈其昌感慨的说。“以后有人问我,我就拿这本书给他看。”
永川豆豉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它的独特风味,跟永川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密不可分。水是豆豉的血液,黄豆是豆豉的肌肉,微生物是豆豉的骨骼。血肉骨构成了永川豆豉360载之精魂精髓,孕育出香惊四野、乌亮醇香的豆豉。
今天,当你轻轻夹起一粒黑油油的豆豉,是否也能感受到那段明末清初的传说,和着满桌的美味,扑面而来呢?
上游新闻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