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法院深入推进办案小组模式取得实效
作为重庆市首批司法改革试点法院之一,荣昌法院严格按照改革要求,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深入推进“1+1+1”办案小组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科学设置编组。 出台《关于确定审判执行部门办案小组的分组方案》,将首批41名员额法官全部编入办案小组,并成为办案小组核心。按照“一审一助一书”办案小组模式,在全院组建了41个办案团队,实行“新老”搭配,“强弱”搭档,均衡各小组力量,实行统一分案,办案。便于统筹、优化安排审判执行工作事务,提升办案效率。
二是明确岗位职能。 出台《关于院、庭长审判工作职责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法官岗位职责管理办法。明确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各自的岗位职责。明确法官主要负责司法审判,减少其事务性工作。明确法官助理辅助法官办理案件,制作法律文书等。明确书记员记录庭审、整理笔录、联系当事人、卷宗扫描装订等事务性工作职责。通过“过滤”和调整。让法官拥有更多精力办案、办好案。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各办案小组法官人均办案123件,同比增加84.68%。
三是出台考核管理办法。 出台《荣昌区人民法院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荣昌区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等考核管理办法,将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等人员的工作实绩、岗位职责纳入考核管理。正向引导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积极履职和良性竞争;同时,完善聘用制人员奖惩机制,全面调动聘用制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是加强工作引导。 整理出《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司法解释汇总(2008-2015)》、《重庆市法院系统民商事审判文件资料汇编》等资料,印发给各办案小组,对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程序环节以及法律适用附以“特别提示”提醒法官予以关注,避免工作失误。同时,加强专业法官会议对办案小组的业务指导。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民商事、刑事、行政、执行和立案审监五个专业法官会议共开展讨论185次。
来源:荣昌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