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葬留名,比“短信推广海葬”更易接受
清明节快到了,昨天有两则新闻蕴含启发意义。一是,宁夏银川举行清明节黄河葬公祭活动,已有214位参加黄河葬的逝者的姓名被刻在纪念碑上,今年又有120个家庭报名(3月30日《新消息报》)。二是,广东惠州市民政局通过手机网络向市民发了20多万条短信“倡导海葬”,结果有些市民收到短信后接受不了,打电话骂民政局(3月30日《南方都市报》)。同样是倡导生态葬,前者受欢迎,后者遭诟病,这样的反差告诉我们:推广绿色殡葬,要讲技巧才行。
话题
@重庆晨报
@段思平:短信宣传海葬显然是一个糟糕的选择。毋庸讳言,时至今日,死亡这一话题对国人仍显敏感。
@何勇:网上祭祀这一做法,其实不仅在祭奠英烈中适用,在普通祭祀中,也很有推广价值。
@缘分亿:传统祭祀方式会带来噪声扰民、污染环境、火灾隐患等不利因素,所以祭祀也要讲环保。
@周微:清明节扫墓实在不必“扎堆”,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并非只有清明节祭祀扫墓才能寄托。
@岛型:别忘了,除了祭扫之外,清明节还包括踏青郊游、吃冷食、放风筝等习俗。
@朱四倍:网上出现不少提供“代人扫墓祭祖”的商家,可以给客人现场“直播”祭拜过程,收费从百元到万元不等。我觉得此做法漠视了扫墓的意义。
@几级方:清明节之时,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已经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习俗,更是我们的心理基因和民族的文化景观。“代人扫墓祭祖”不仅无感情寄托,更无文化传承,理应拒绝之。
@戴先任:“未来扫墓,直接扫二维码”将不再是网络段子,重庆永川区一陵园将二维码印到了逝者墓碑上。我觉得这样的网上祭扫值得推广。
@空子:一到清明时节,墓园必是烟雾弥漫,爆竹声四起,为PM2.5爆表作“贡献”。大家改改吧。
@姜炳炎:万物与我并生,意为人类和自然万物同是天地的产物。所以低碳追思应成为清明文化。
真知灼见
“人过留名”是黄河葬的人性之举
银川推行黄河生态葬并非一帆风顺。为何起初无人问津,今年却被接受了?从一位最早参与生态葬的市民口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市民雷先生说:“儿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选择的就是黄河生态葬。由于没有墓地和墓碑,每次想念儿子连个寄托哀思的地方都没有。如今,纪念碑上刻上儿子的名字,弥补了遗憾。”
同样是黄河生态葬,由于回应了公众“人过留名”的诉求,其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固然,没有“人过留名”思想最好,但是有“人过留名”想法也没啥错——这基本不影响生态葬的效果。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几天前南京的一条新闻。为了推行生态葬,南京开展了树葬、水葬,为此还实施了奖励。结果参与者寥寥无几。原因为何?原来他们坚持的是“三不留”原则,即:不留坟、不留灰、不留名。这固然是科学的,人死如灯灭,原本就什么也没有了。问题是,这样的规定减弱了市民参与生态葬的积极性。
当亲人离开的时候,人们总还是希望有一个祭奠的地方,有一个怀想的地方。连个名字也不让留下,思念的情怀何处安放?
有时候生态葬不受到欢迎,未必都是市民传统认知的错,而是我们的心太焦渴了,总想一步到位。比如南京的“三不留”,是不是可以慢慢来?可以先不留坟、不留碑,等再过几年大家都接受的时候,再提出不留名?
生态葬最好满足“人过留名”的诉求。这占不了多少地方,却可以让家人有个怀想的依托。
郭元鹏(职员)
名博观点
发海葬宣传短信也不能太随意
惠州用群发短信的方式鼓励海葬,其本意值得称赞,但是用短信的方式进行宣传却有些欠妥。
用短信进行群发看似一种公益宣传,但此种短信并非对人人都适用。有的人家暂时不存在丧葬之事,你发条这样的短信显得多余,让人不舒服;尤其是一些人家正在办喜事,在兴高采烈之际,突然收到一条“海葬”短信,大煞风景,不气才怪。短信倡导是一种快捷扩展的方式,但也不能不分对象任性发送。
其实民政部门发短信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世了多少人,哪些人的骨灰还没有安置,只要到殡葬部门查实一下就能做得到,有针对性地发可避免一些尴尬。
好事也得好办。毕竟殡葬在人们的观念中有些忌讳,不能因为是绿色倡导,就可以不顾他人的感受,更不能图省事,不顾对象滥发一通。不注意方式方法反而引来他人的反感,好事也挨骂,委屈却无处诉说。
海葬是一件新鲜事,要让人们摆脱传统的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希望民政局今后宣传时采用更加科学的手法,并完善配套措施。这对于所有的政府部门也都是一个启示,那就是,只有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让政策善意真正落到实处。罗瑞明(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