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薛方全:为保贫困地区群众用气 不惜损失6千万
薛方全 见习记者 谢智强 摄
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薛方全在集团会议室里挂上了“富民强司”几个大字。
“富民强司的理念,支撑我带领民生能源走到今天,我不仅要让我的员工富起来,还要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富起来。”60岁的薛方全如今仍像年轻人一样坚守岗位,毫无懈怠之意。在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调差时段,他一度坚持高价买进低价卖出,损失了6000多万元,也要保证群众用气。
近日,薛方全被评为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民生能源集团始建于1996年,是全国第一家独资开发工民用天然气的跨区域民营企业。19年来,在薛方全带领下,企业固定资产从300万元增加到60亿元,销售收入从300万元增加到30亿元。
辉煌的数字背后,凝结着薛方全的坚守和辛劳。与平常生意人的逐利行为不尽相同,投资时薛方全还会综合考虑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
同行都选择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作为投资重点,但薛方全却偏爱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进行投资建设。“这样的行为还是需要勇气的。”薛方全坦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投资回报相对少,“但通过努力,让这些原本不通气的地方,能用上天然气,当地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我何乐而不为。”
近年来,国家数次调整天然气出厂价格和管输价格,再加上自建长输管道距离远,管道维护费用大,输损增加,车载气运输成本大幅增加等原因,民生能源集团天然气供气成本逐年增加。
“每次上游调价,下游也应随之调整,这是国家政策。作为民企的民生能源集团上下游调差时间,最长的拖延了24个月,损失了6000多万元。”压力面前,薛方全没有退缩,仍坚持购进高价工业气以民用气价格供应,保证贫困地区群众用气。
这些年来,薛方全还承诺让民生能源集团职工收入保持每年都有增长。2011年,民生能源集团成立了薪酬委员会,每年给职工加工资。同时,只要职工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申请加薪,薪酬委员会审批后,也可加薪。
除此之外,民生能源集团各子公司还积极参与转业军人安置工作,主动吸纳下岗工人。到目前,全集团已吸纳下岗职工及少数民族农民工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