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全面提速
10月21日,“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工作推进研讨会在渝举行。与会专家就加强区域协作,增强西部地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及重庆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任务、路径进行了充分研讨。
“这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
“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是落实中央对重庆发展战略定位的需要。特别是近日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到2025年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在发言中说,“重庆,西部,将进一步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样本。”
△近日,CGTN五个语种报道团来到重庆,在总台重庆总站、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协助下,向海外推出大型融媒报道《万亿城市》重庆站报道。
据了解,今年3月,重庆市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增强国际传能力,按“三重”要求在西部国际传播建设中起好龙头作用。管洪表示,“我们要推动形成与此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努力将重庆建设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
重视国际传播 重庆起步早效果好
据介绍,重庆是全国较早成立省级国际传播专业机构的城市。2018年即成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建立了以iChongqing为主的三大媒体平台,以智汇八方新闻中心为核心的三大工作平台。iChongqing海外英文网站和社交平台主账号群海外用户已达738.5万,海外曝光量9.56亿次、互动量1.01亿次。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全球招募组建了专业的国际传播团队, 90%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包括4名外籍雇员,具有全媒体生产及传播能力。以服务重庆对外开放和重大活动为突破口,组织战役性主题外宣,打造了一批融媒体栏目。探索并打造外国人参与城市海外传播的NUEI模式,涌现出《凯哥日记》、海外大V拍重庆、《中国桥都》、《轨道上的都市区》等国际传播的爆款,获得亿万级的海外传播量。
△新推出的英文视频《轨道上的都市区》
经过三年的努力,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已初步形成综合性的国际传播能力,新闻传播、文化传播、网络传播和对外交流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西部国传 规划先行集智聚力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在会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十四五末,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服务西部的综合性国际传播专业机构。形成内容生产、推广传播、影视出版、机构孵化、展览展示、会展交流、舆情监测、应用研究和国际合作、区域协同、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全流程全领域的国际传播能力。
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毅表示,重庆正在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将承担起对外发声、增进国际交流的作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建议,可以考虑走出去,在海外如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内外协力,做好国际传播。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中全表示,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将有力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亚洲企业大会的连续举办,也将对提升西洽会国际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平台机制两手抓 推进西部国传建设
据了解,重报集团接下来将从平台建设和协作机制入手,着力推进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实现内容、平台到产业的全面提升。一是搭建以重庆为核心,服务西部城市的国际传播平台,即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海外英文客户端,力争通过3-5年建设,跻身国家对外传播专业方阵。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扩大外籍记者主播团队;与高校、部门和地区合作,建设不少于3000人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三是建立西部过传播协作机制,与西部省市和市区媒体及外事、文旅、商务等部门加强协作。
专家说:新时代新使命 立足重庆服务西部
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的建立有何必要性?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有何优势、如何建设?国际传播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给出了建议。
“是承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
(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
建立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是承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重庆提出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是一个国家站位的行动,是具有开创性的举措。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上布局和设计。要找准自身定位、特色、资源和优势,找准国际传播的对象国和友好城市,把优势发挥出来。有两大建设路径——依靠自己和借助外力。可借助央媒海外点线建设布局,提供中国故事和中国方案的重庆篇章。
“用好网络特别是海外社交媒体”
(张洪忠,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传播学博士 )
要做好地区性国际传播中心,一是要利用好现有的主流海外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把技术、内容建好;二是要有合适的内容支撑,尤其是风土人情、文化魅力、发展成就等能展示地方特色的内容;三是表达方式,要符合国际不同地区受众的习惯,符合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四是跟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号互动,这样才能真正地走深走实做好国际传播。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建设应用好西部资源,形成有效的传播内容,并利用技术手段扩大传播效果。
“寻找地方文化的全球意义”
(张毓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
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是适应了两种基本形势,一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相应的中国各个区域也越来越接近全球化的中心,因而原来的地方性也更加具有全球意义,“全球地方”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二是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建设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在以下三点上要着力展开:一是地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价值,将其凝练具象化,寻找到相关符号和表达样态;二是在研究上下功夫,找到地方国际传播实践探索规律和经验;三是挖掘、动员、培养多层次的国际传播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地方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要做好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工作,不是自话自说,需要得到受众认可。首先是转变观念、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其次是解决机制问题,再次是人才问题。
向上对接国家战略 向下服务城市国际传播
(刘国强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建设应处理好商业性和新闻性,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的关系。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建设,向上对接国家层面的战略,向下直接服务于重庆的地方国际传播。
挖掘地方对国际合作的创新案例
(张晓君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
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的发展方面,国际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这么几个建议:一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希望国传中心能够参与到高校的国际传播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二是人际关系,用好重庆本地涉外资源,以一域服务全局;三是关注重庆对国际合作交流中制度、规则创新等方面的贡献;四是强化协同机制。
iChongqing记者 陈冬艳 陈玉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