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全面提速

22.10.2021  10:11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10月21日,“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工作推进研讨会在渝举行。与会专家就重庆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任务、路径等进行了充分研讨。这意味着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全面提速。

今年3月,重庆市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目前,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工作正由重报集团牵头推进。重报集团党委书记管洪表示,接下来将从平台建设和协作机制入手,着力推进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实现内容、平台到产业全面提升。具体而言,一是搭建以重庆为核心,服务西部城市的国际传播平台,即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海外英文客户端,力争通过3-5年建设,跻身国家对外传播专业方阵。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建立西部国际传播协作机制,与西部省市和市区媒体及外事、文旅、商务等部门加强协作。

△iChongqing英文网站首页。

据了解,重庆是全国较早成立省级国际传播专业机构的城市,2018年就成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建立了以iChongqing为主的三大媒体平台,以智汇八方新闻中心为核心的三大工作平台。截至目前,iChongqing海外英文网站和社交平台主账号群海外用户已达738.5万,海外曝光量9.56亿次、互动量1.01亿次。同时打造了《凯哥日记》、海外大V拍重庆、《中国桥都》《轨道上的都市区》等一批国际传播爆款。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怎么建?行业专家建言献策

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的建立有何必要性?在10月21日举行的“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工作推进研讨会上以及会前连线采访中,国际传播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的英文视频报道《轨道上的都市区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认为,建设区域性国建传播中心是落实中央要求的一条有效的路径,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经验。重庆提出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是具有开创性的举措。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毓强也认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符合当前党和国家对于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符合地方文化走向世界的诉求。

△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

具体怎么建?于运全指出,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上的布局和设计。一方面找准自身定位,找准自身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另一方面要依靠自己和借助外力。其中,可借助央媒海外点线建设布局,提供中国故事和中国方案的重庆篇章。

△张洪忠,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传播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洪忠认为,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除了要借助主流媒体海外平台,还要有合适的内容支撑,尤其是风土人情、文化魅力、发展成就等能展示地方特色的内容。同时表达方式上要符合不同地区受众的习惯,符合互联网的传播规律。

 

△张毓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毓强认为,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是适应了两种基本形势,一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相应的中国各个区域也越来越接近全球化的中心,因而原来的地方性也更加具有全球意义,“全球地方”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二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建设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在以下三点上要着力展开,一是地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价值,将其凝练具象化,寻找到相关符号和表达样态;二是在研究上下功夫,找到地方国际传播实践探索规律和经验;三是挖掘、动员、培养多层次的国际传播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

△刘国强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

研讨会上,重庆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天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等专家也强调了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表达方式问题。他们认为,要做好区域传播,不是自话自说,需要得到受众认可。而作为传播者,首先就要转变观念,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张晓君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

此外,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提出,高校也应在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上起到良好作用。一是培养新闻学、法学、政治学等方面的人才。二是关注重庆在国际合作交流中的制度、规则创新等内容,并提供脑力支撑。

重庆日报记者 向菊梅

原标题: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全面提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