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信任 一份责任——记重庆市涪陵区气象信息员廖国胜

07.04.2015  17:49

      “我做了5年的气象信息员,传播预警信息、组织群众防灾避险、做气象科普宣传等都是我的责任,真的没有什么可宣传的,呵呵。” 3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平桥村支部书记、气象信息员廖国胜在电话中这样回答笔者的约访。   

      3月25日上午,笔者如约来到廖国胜的办公场所。这时,廖国胜刚检查完山坪塘的整治情况回来,鞋子和裤腿上沾满的泥土还未来得及清洗,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农民靠天吃饭,饱受气象灾害之苦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廖国胜介绍,平桥村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地理条件恶劣,全村海拔最低300米,最高是800多米,三道梁子,两条沟,气象灾害年年有。特别是2006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使辣椒、花椒干死,水稻减产,一年辛苦打了水漂,乡亲们可真是欲哭无泪。 

      如何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做好服务?廖国胜开始了行动。2010年,廖国胜主动申请成为了一名气象信息员。完成村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学气象知识、整理气象信息、传播预警信息、指导农民朋友合理应用气象信息就成了他承担起的又一份重要职责。 

      “2014年6月19日,要不是廖书记冒着倾盆大雨来通知我们转移,我们一家老小和邻居肯定逃不过那一劫。”看着现在还被泥石流掩埋的房屋,平桥村7组村民刘素华心有余悸。2014年6月19日-21日,涪陵区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石拱坪发生地质滑坡,一块体积达1000立方米的巨石从高山滚落,瞬间将该组村民刘素华等农户的10余间砖混房屋夷为平地。正是由于廖国胜在6月19日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挨家挨户通知,将村民提前撤离到安全地带,才避免了不幸事件的发生。9月12日,在涪陵区政府组织召开的气象灾害防御联席会议上,廖国胜因在当年汛期的几场暴雨过程中及时传播预警信息和组织人员撤离,有效避免了伤亡,获得了区政府领导表扬。

      2015年灿烂阳光的3月,百花齐放,市民都在踏青赏花休闲的时候,平桥村的廖国胜却一直处于繁忙状态。他要安排春耕生产,还要给村民发放2015年《涪陵气象科技历书》。 

      “不要小看这本书,它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全年的气候预测,又有每月天气预报、每月气候与农事建议、科学栽培技术等。”村民梅朝容告诉笔者,她是《气象科技历书》的老读者了,每年安排农事前,都先要翻看这本书。

      “你好!请问你是哪位,有什么事吗?哦,好的,我马上到你们六社来安排处理松材线虫病。”接完电话,廖国胜不好意思地打断了采访。 

      廖国胜刚放下电话,村民郑显军又满头大汗气短呼呼跑来说:“书记出大事了,七社王首泽8岁的孙女外出玩耍掉到了大粪池里,快去。”事情紧急,我们立即用车将他送到了现场…… 

      “作为气象信息员除了要做好气象信息接收和传播、组织群众避灾转移等工作外,还应该进一步深化其在农业气象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优势作物推荐等方面的作用。”3月25日晚,结束了一天繁忙工作的廖国胜又给笔者打来电话,对白天中断的采访表示了歉意,并对进一步发挥好气象信息员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在他心目中,“气象信息员”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