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丨念好“智、细、众”三字诀 ——南岸区智能交通管理改革治“堵”记
启用了共享转换车道的南滨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特约摄影 郭旭\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山城重庆,江水分隔,道路狭窄,弯急坡陡,拥堵成了家常便饭。“堵”,成了城市管理的难题、群众出行的“心病”。
如何治“堵”?
记者近日从南岸区获悉,该区探索智能交通管理改革,实施“缓堵保畅”工程,以智能交通管理改革为切入点,念好“智、细、众”三字诀,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在试点的海新街路段,高峰时通行效率提高15%左右,排队长度减少了50%;龙黄路通行效率提高30%左右,高峰排队现象基本消除。
智
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深度释放交通资源潜能
南岸老城区被南山山脉和长江夹在中间,地形狭长,主干道大多数都在4车道以下,通行能力不高,极易拥堵。
“独特的地形和日益增大的车流量是拥堵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发现,道路资源的忙闲不均,也是一大因素。”南岸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工程师黄智介绍,以龙黄路为例,这条通往南山立交的上山公路,早高峰时上行堵成了“一锅粥”,下行却是畅通无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现象,在南岸区多条道路均有体现。
既然地形决定了道路拓宽不太现实,道路的利用率又没有完全达成,南岸区决定通过优化道路资源来挖潜力。
交通信号是交通的“眼睛”——针对普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联动性和场景适用性不强的弊端,南岸区公安分局交巡警和科信等部门联合相关企业,创新形成“方案生成+感应控制”的交通信号调控模式,针对高清视频监控、地面传感器实时传回的数据,即时优化交通信号。
东水门大桥南桥头投用这套交通控制系统后,当掉头车辆排队达到预设值时,掉头绿灯自动启动,对面来车禁行;掉头车辆排空后自动调整为红灯,对面来车通行。这样,大幅提高了匝道通行效率。
海新街及龙黄路拥堵路段在智能交通技术的支持下,采取压缩闲置边沿空间、定点拆除老旧房屋、优化路口线形等“小手术”,将原双向2车道拓展为双向3车道,优化实施“潮汐车道”,提高道路利用率。
此外,交管部门埋设了大量感应线圈,通过感应路面车辆,自动判断道路拥堵情况。而流量监测摄像头则会实时监测一个方向的来车,当发现车辆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时,也会触发反应。这几者结合起来,指挥红绿灯以最优方式运行,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细
向城市管理细节要效率,化解致堵因素
道路交通拥堵是“城市病”,需要从城市管理细节入手,着力补齐管理中的短板。
南岸区通过分析发现,由于上新街片区建成时间长,所以停车位偏少,停车矛盾突出。“停不下的私家车就只能停到小区外面的公路上,致使车辆缓行和交通拥堵的情况更加严重。”南岸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要治‘堵’就得把道路‘腾’出来,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针对违法停车致堵的问题,我们在上新街片区开展停车资源全覆盖式摸排,深入支路、小区、停建工程等地挖掘停车空间。”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合理规划新建智慧停车场、改造桂花新村等老旧小区公共停车场等措施,该片区新增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300个。
与此同时,试行分时分段人性化停车,在居住率高的居民小区和人员密集的临街商铺附近施划68个夜间限时免费停车位,明确停车限定时间,提升道路资源利用率;在必要路段施划临时停车位,部分路段试行中大型货车占道卸货限时管理,既盘活交通资源又保障老片区居民生活需求。
同时,一个又一个细致入微的措施,对缓解拥堵起到了作用。上浩社区涂山路30号原本有一个停车场,但因为标识不明显等问题,常常闲置不少车位。经过标识优化、停车诱导后,该停车场得到了充分利用。上新街公交站原本在主干道旁,公交车停靠难,容易引发拥堵。经过研究和征求居民意见后,南岸区将这个公交站往南山方向上移了50米,将主干道空了出来……
众
注重群众参与,实现畅通城市共建共享
11月2日是星期一,一般情况下比其他时候更堵。南岸区上新街街道龙门浩社区居民周浩起了个大早,戴上帽子和袖章,前往自己所在的路段巡查。
周浩是一名“路长”,负责道路交通秩序的排查:占道停车、经营,道路积水,树木倒伏,危岩危坎等信息,都在他的收集范围之内。
“道路通行的改善,要紧紧依靠群众。”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聘请“路长”协助交巡警的工作,其目的是将“路长”熟悉辖区路面情况与交巡警了解道路交通规律等优势充分融合,提高道路情况的排查速度,把交通路面精细化巡查落实到“最后一米”。
该负责人表示,南岸区还面向群众开展了优化交通建言献策评选活动,面向出租车协会、公交公司职工收集交通意见建议,以此实现共建共享。
数据显示,“缓堵保畅”工程实施以后,试点的上新街片区通行状况显著改善。
以该片区的海新街为例,去年,这里拥堵指数最高达到12.96,相当于时速只有3-5公里。今年同期对比,高峰时拥堵指数在2-3之间波动,平均时速为15-20公里,接近于城区正常行车时速。
车流量方面,过去早高峰时,海新街的车流量为每小时1300-1400辆,如今提高到了1600-1700辆。而在南滨路东原1891路口,晚高峰时的车流量,亦从3900辆/时提高到了4300辆/时。
下一步,南岸区将在上海城、长江村路口以及回龙湾等拥堵片区推广这一系列做法,为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颜安
原标题:念好“智、细、众”三字诀 ——南岸区智能交通管理改革治“堵”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