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悟空”为何能大闹教育的天宫?

13.05.2015  09:16

    要会对诗、要懂奥数,不单看三国,还得看红楼,看完了三字经,还得看杨红缨。看得了高大上,还得对话农民工。在上周末福州小升初面谈大戏中,亮瞎了家长们眼的同时,也让网友们直呼,现在的孩子们真是不易。原来,在这场面试中,有一道雷人的神题:孙悟空的哪个本领不是菩提道人传授的?

    (5月12日《东南快报》)

    想起一则新闻。宁夏一所小学组织考试,里面竟然出了这样一道试题:请回答《水浒传》第三章第100页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试题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水浒传》的版本很多,每家出版社排的字号不一样,内容也或有删节,第100页的内容能是一样的吗?其次,即使所有版本都是一样的,第100页的内容也是一样的,问题是这种死记硬背有何意义?

    这几年,涉及学生考试的神题还有很多很多。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这样一道题:馒头和面包打架谁会赢?我不知道专家出这道题的意思是什么?馒头和面包为何要打架?即使真的要打架,这个输赢的结果也未必每一次都是一样的。正如一个体育明星,他确实也是某一个项目的冠军,可是,他能是常胜将军吗?能保证每一次都能赢吗?

    当然,一些专家的说法是:这样的考题可以锻炼孩子应变的能力。问题是,一个小学生,该如何思考如此复杂的题目?按照这种理论,我这个教育界的门外汉,也能给专家出几道题:请问《水浒传》第三章里有多少逗号和句号?请问馒头和面包打架会流多少血?请问诞生孙悟空的那块石头碎了多少块?请问猪八戒有多重?

    这说明试题少了约束和规则。专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孙悟空是个好同志,但是,他成为好同志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他的头上有一道约束的金箍,还有人去念念咒语。假如说,孙悟空不曾有金箍的约束,他很可能成不了正果。

    试题需要创新,需要变化,但这种变化和创新不是哗众取宠,也应该有标准,有底线。否则就会成为大闹天宫的泼猴了。不仅修不来正果,反而会流于魔道之中,危害苍生。

    郭元鹏 (电视编辑)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