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十易其稿的热演话剧新版《红岩魂》:用平凡与温暖颂扬信仰的力量

27.11.2018  20:23

△红岩魂陈列馆,展厅展出的狱中八条。

今天,11月27日,每一个重庆人都不能忘怀的日子。

69年前的今天,重庆解放在即,在白公馆、渣滓洞,大批的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遭遇迫害。一部《红岩》让无数人感知到了先辈们的英雄故事,一部《红岩魂》话剧,更是生动诠释了不屈的红岩精神。

在这里,幸存革命志士写下《狱中八条》,这是血与泪的嘱托,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新版《红岩魂》的主创接受了上游新闻专访,揭秘收获感动于赞美的话剧台前幕后的故事。

△红岩魂陈列馆,展厅展出的狱中八条。

新版《红岩魂》诠释血泪嘱托

新版《红岩魂》话剧一开演,就将全场观众带入到69年前那段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岁月中。一群红岩英烈伟岸雕像,在悲壮的音乐中屹立,幸存者张爷爷带领着大学生小周来到了红岩烈士面前。

爷爷讲述着先辈们在狱中对敌斗争,“11.27”英雄壮举。

小周仰头凝望着,聆听着爷爷的讲述,不时插话询问有关“狱中八条”的疑惑……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多在壮烈的牺牲中……”话剧《红岩魂》在表现江竹筠被叛徒出卖遭受严刑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她受酷刑的磨难,而是大力描写忠诚与背叛中,她灵魂深处对信仰的坚守。

无比坚定的对党忠诚、胸怀坦荡的信念,让江竹筠由一个弱女子变得强大。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凛然正义,让观众叹服的同时,更是让话剧《红岩魂》的演职人员胸中满溢感动。

全场观众起身,为舞台上演绎英烈的话剧演员喝彩。在舞台一角的导演梁东华,泪水已经噙满他的眼睛。公演的五场演出,梁东华每场戏后,都会因为演员的出色表演与观众的热烈反响而感动,编剧王宏亮亦有同感。

正如梁东华与王宏亮所说:“这是集结了至少30名演职人员精气和心血——这是全新演绎‘狱中八条’思想的新版《红岩魂》。

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戏剧评论家申列荣在观看话剧后说,这部剧以忠诚与背叛为比较,从原报告剧中众多的烈士人物中,有选择地把陈然、刘国鋕、王朴、小萝卜头及江竹筠五位烈士的英雄典型在舞台上重点展现,形象地勾画信仰的力量,让观众从烈士的壮举中,感知、体会。

△《红岩魂》话剧导演梁东华介绍该剧改版情况。

青年演员受鼓舞立志入党

讲到新版《红岩魂》的感染力,导演梁东华提到了一个小故事。在剧中扮演歌队成员的24岁演员孙澜飞,虽然是一名“龙套”,但从剧目排练到公演,先辈们的忠诚与信仰感染着他。

我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是孙澜飞的愿望与信念,更是对话剧《红岩魂》感染力的一种肯定。

孙澜飞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从小就对红岩故事充满兴致,每一位革命志士身上都透着一股力量,一种能让你勇敢向前,坚守信念的力量。这次参与到话剧《红岩魂》的排演,孙澜飞更是深受感染。

这部剧让我更了解先烈们壮举背后的平凡细小与温暖。”这是孙澜飞的评价。

10月30号,剧组正在排演间隙,孙澜飞收到通知,经组织批准,自从今年5月孙澜飞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五个多月的考察之后正,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恰好,剧组有一幕戏会在屏幕上投影出入党誓词,入党宣誓就布置在了排练现场,在剧组众多工作人员的注视下,孙澜飞这位“红岩”迷在“红岩魂”的排演中,成为了一名党员,立守忠诚与信仰。

孙澜飞立下誓言:“是《红岩魂》这部剧感染了我,鼓舞着我要像‘偶像’先烈们一样,做一名有气节、有理想的共产党员。”

△1963年的《红岩》剧照之一

融入流行元素扣动信仰心弦

一部观众熟知的剧目,如何创新形式,以扣动观众的信仰的心弦?这是导演梁东华、编剧王宏亮在创作之初反复冥想思考的关键所在。要知道,在2000年到2012年,《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在全国上演过2000多场,已在观众心中筑下经典。

话剧《红岩魂》就是根据厉华的这一作品改编而成。

全剧以“11·27”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为切入,用刘国鋕、王朴、陈然、小萝卜头、江姐5个温暖故事串起了全剧,诉说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信仰和忠诚,从平凡与细小中展现坚定信仰。

艺术不能是说教。”梁东华把这一认识贯穿于全剧,并收获了观众的认可。

说到这,梁东华举了个例子。

新版《红岩魂》的主题曲,是一个紧扣红岩主题,却又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以此扣动观众的心。以梁东华的说法是“用适当的流行元素,让70年前的先烈故事再度变得‘流行’”。

为此,梁东华邀请到梁芒担任作词,杨飞担任作曲,为话剧提供音乐创作。

梁芒曾创作《金粉世家》等剧主题曲和片尾曲,杨飞曾获美国洛杉矶“2018年第15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原创音乐奖”的音乐制作人。“我们不能单单写红岩精神,要写党员群体精神,因为红岩革命先烈大都是党员,况且在我们的流行音乐范畴内,还没有一首完整意义上颂扬党员的歌曲。

梁芒的观点,和梁东华一拍即合。如今,观众在新版《红岩魂》话剧最后听到的那首饱含红岩志士精神,又融入流行元素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曲目《我是党员》应运而生。

△红岩魂陈列馆,展厅展出的狱中八条。

狱中八条》启发了剧本创作

如今,再回忆起新版《红岩魂》的剧本创作细节,编剧王宏亮感触颇多。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将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幸存革命志士写下的《狱中八条》一一读出,这给了话剧《红岩魂》主创团队启发,也让他们萌生了要重新创作红岩故事的念头。

为了这个目标,王宏亮在今年4月初接到改编任务。

至此,一直到10月29日首演,半年多时间里,厉华、申列荣等30多名专家、演职人员聚在一起探索、研讨,“因为经典,新创压力很大。

面对这种“压力”,编剧王宏亮从4月上旬一直到8月中旬,关掉手机、六七个小时伏案创作,或查阅史料。“既要有历史根据,又要有艺术地创作,每一句台词都要根据史实反复推敲琢磨。

光是剧本,王宏亮就修订了10稿。

直到第7稿,主创团队仍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点来切入“狱中八条”。经过六月份的试演,王宏亮发现,这一版本段落间没有箍得紧,“狱中八条”和故事本身也没有很深的联系。

发现问题后,王宏亮和导演梁东华再度商议,提出对既有的剧本予以重新解构。

“我联想到‘《挺进报》事件’,这一事件直接引发的大破坏带来的惨痛教训是之后“狱中八条”的滥觞。”在十稿定稿的版本中,王宏亮的剧本紧紧围绕“《挺进报》事件”来展开,用这一事件来将“狱中八条”贯穿始终,最后呈现出来这台全新演绎“狱中八条”的话剧《红岩魂》。

红岩魂》话剧编剧王宏亮介绍该剧改版情况。

主创是两位“渝漂”红岩迷

新版《红岩魂》展演结束,收获了观众、专家与社会各界的赞美。不过,鲜有人知的是,这样一部“很重庆”的作品,导演梁东华和编剧王宏亮却是两位“渝漂”,也是两位十足的“红岩迷”。

今年40岁的梁东华是辽宁沈阳人,2002年参与到了话剧团《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的排演之中,2009年作为编剧、副导演参与话剧《小萝卜头》。

今年31岁的王宏亮是个85后,201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新闻系。大学时期,王宏亮作为编剧、导演,将学校学生艺术团缙云话剧社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大型话剧——根据《红岩》小说里共产党员刘思扬、孙明霞的凄美爱情故事改编的《重庆往事·红色恋人》搬上舞台。

这一剧目还在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以非艺术类院校第二名的成绩荣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在重大读书的时候,就对歌乐山、对埋在那座山下的革命烈士怀有一种很深的情愫。”毕业之后,王宏亮原本已经签了一家公司准备离开重庆,但机缘巧合之下他进入红岩联线工作,一干就是三年,直到2013年7月调到重庆市话剧团。

谈到红岩联线三年的工作经历,王宏亮最大的感受就是:耳濡目染。

你会被感染,你希望把这种润物无声的感动和震撼书写在纸上。”在红岩联线三年,王宏亮说,正是这样的工作体验,让他在新版《红岩魂》的创作中获得灵感,正如王宏亮曾在个人博客中写到的那样,“我笔下每个人物都是我,都有我的爱、我的恨 。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摄影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