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选材、题型都有新意
今天上午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后,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邀请重庆市教科院高级教师钱金涛,南开中学高级教师陆平两名老师对试卷进行了解析。
试卷结构的变化
整张试卷来看,古诗文和语言运用难易适中。古诗文阅读突出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的考查,文言文选自《后汉书赵熹传》,突出人物的责任、担当、忠诚、仁义等优秀品质。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对尾联典故的赏析)与简答题(对首联表现的诗人性格的分析)都秉承往年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重点考查,淡化程式化的技巧分析。
语言运用真正体现语言的运用性,不仅是语言知识,更凸显关键能力、学科素养考察,更突出语言使用的逻辑性(21题),强化了学科特征。
与大家的预期一致: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性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大板块。文学类文本一选择(四选一,分值3),二简答(分值5、6);实用性文本二选择(四选一,分值3;五选二,分值5),一简答(分值4);诗歌鉴赏一选择(五选二。分值5)一简答(分值6);默写二小题,高初中各一篇(前三后二句,分值3、2)。
试题内容也有变化。文学类文本选取的是散文(林徽因《窗子以外》);实用性文本选择的是新闻类阅读文本,两段关于垃圾分类的消息(一出自新华网,一出自《人民日报》),不仅有文字材料,还有图表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19题,考查语言得体,体现考点的覆盖与轮替;21题,题型有变化,考查推断错误,创新性强。语言表达考了逻辑推断题,是全国卷的第一次。
两板块有新意
今年,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题这两个板块从选材、内容、题型和考核点方面都很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整体而言,卷子选材变化大。首先,实用类阅读选材有变化。全国卷连续5年以上,实用类文本选的都是传记文学文本,今年考的是新闻体裁的文本,涉及的是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两段文字,是复合型文本。而复合型文本是第一次在全国卷现代文阅读中出现。
第二,文学类阅读选材有变化。全国卷连续5年以上,文学类文本选的都是小说,今年考的是林微因的《窗子以外》这篇名家散文。选文内容考究,可读性和教育意义强,真正体现了高考不光是一种甄别和选拔,对考生和社会而言,更是一种学习和提升。
例如论述类阅读选的是《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一文,从外贸发展的接哦度来看青花瓷崛起的历程,论证外贸和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和审美观念的转变,指出了融合了世界文化的本土文化才是发展的王道。这无疑给考生和社会作了一次有益的历史思维高度上的学习和提升
而文学类文本《窗子以外》语言富有张力,对社会和人生的有形窗子和无形窗子进行了有意味的叙写,可读性和思索性强。
实用类文本探讨了垃圾分类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此外,今年试卷考测能力点布局合理,又重点突出。今年尤其注重了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测,成了今年的一大亮点,现代文阅读有超过15分以上的题涉及了逻辑能力的考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郭俊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