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全市首个融媒体课程 看大学生32课时完成什么样的新闻作品
如今,各大融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为培养真正适合融媒体的新闻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本学期新增《融媒体新闻报道实务》课程,经过32课时的学习,看看同学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5月20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万物互融”首届融媒体新闻作品展在学校图书馆举行,现场展出77名学生的25套融媒体作品,这些作品均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种媒介形态呈现。
站在作品展板前,观展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作品,既可以选择传统的文字阅读,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来获取信息。
在这些学生作品中,《古镇守艺人王秤杆》聚焦丰盛古镇一制作手工秤杆的古稀老人,讲述了一个30年手艺老店的兴衰与无奈;《年龄不是界限 前浪们勇敢追爱吧》则把目光瞄准了老年相亲角,原来重庆最热闹的老年相亲派对竟然就隐藏在网红景点洪崖洞,看看老年人相亲会是什么样?《26座雕像成工商新晋“网红”》关注大学校园里的网红雕像……
课程教授红尘介绍,在日新月异的融媒体时代,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足以为传媒行业提供真正刚需的全媒体人才。不会写、不会拍、不会剪、不会排,任何一项专业能力的缺失,都会直接导致与融合新闻报道的脱轨,“打造全能媒体人刻不容缓。”
红尘表示,在开课之前,整个重庆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这样一门完整的融媒体课程,也没有一本现成的教材可适用。
曾做过10年媒体总编的红尘,首先向自己发起了最严厉的挑战,“4个月没出门,写出了课程的框架,写出了15万字的讲稿。”
那么,这门仅有32课时的新课程都要学哪些内容?“一篇融合新闻报道的优与劣,体现在选题、采访、创作、包装与发布这四大准则上。”首先经过严格选题策划,同学们才开始进入实操阶段,即动手采访、拍摄、写作、剪辑、编排。
在课堂上,红尘也会鼓励同学们:“我之所以对你们提这么多要求,是希望你们能够在这短短的32课时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平时文字能力好的,就去多练练拍视频;拍视频不错的,多尝试一下剪辑。不会的,就赶紧互相学。”
课程结束后,红尘特别挑选5·20这一天来为学生们做一次作品展,并取名为“万物互融”,“任何一种创作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完成,在我们课程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出这些作品的确非常不容易,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优秀作品。”
来自2018级新闻专业的唐小蝶表示,在这之前,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实操相对比较少,“而这门新课程就完全不同,我们小组策划完成的作品是《32课时打造超级记者》,所以红尘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要跟拍课程,过程其实特别累,但最终呈现的作品却让大家觉得很值得,比如我在拍摄视频、剪辑方面就得到了很大提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乙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