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政立体思路不断开创“三农”广阔天地

16.02.2016  17:16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三农”工作。近些年,市财政遵循“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部署,不断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创新投入机制上下功夫,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上出实策,农业农村正在重新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是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围绕脱贫攻坚“6年任务3年完成1年扫尾2年巩固”,出台《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快推动扶贫攻坚方案》,通过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前调度等方式,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财政资金需求,3年脱贫攻坚期内,将新增投入财政资金82.8亿元;脱贫后对原向贫困区县倾斜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补助比例、补助力度保持总体不变。2015年,市及以上财政对贫困区县补助中,与脱贫有关的资金达到354.2亿元,当年实现了808个村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95.3万人,减贫率达57.4%,涪陵区和潼南区顺利“摘帽”。
  二是建设新农村美好生活。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高贫困户搬迁市级补助标准,将贫困户搬出“穷窝”,在新家园里创造美好新生活。2015年搬迁16.2万人,近三年累计投入45.1亿元,搬迁53.9万人;大力建设人饮工程和农田水利,近三年累计投入71.3亿元,让601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干净水。2013—2015年在200个村试点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7.3亿元,建成公益项目2145个,114.2万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拓展产业增收新空间。着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设立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2015年安排11.4亿元,其中65%以上用于贫困区县,围绕柑橘、生态渔、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七类产业延伸冷链物流、质量安全等产业链,“接二连三”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七类产业当年产值750亿元,增长15%。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70%以上用于贫困地区发展旅游,2015年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村200余个,带动农户1.3万余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
  四是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树立大农业观念,推动农业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上提供服务的合作社、公司等专业组织给予补贴,加快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和动力。2015年,整合农资综合补贴资金4.3亿元,在35个涉农区县试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既有效降低了生产综合成本,以水稻为例,节支达30%以上;又有效壮大了服务组织,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近2.5万个;更有效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通过引入厂房育秧、机插机收、测土施肥、点杀病虫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机械化水平。
  五是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完善信贷担保、财政贴息、小额贷款、产业基金、普惠性扶持等“三农”金融政策,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创投基金将财政资金放大2倍,农民合作社小额贷款将财政资金放大1.5倍,按照每区县500万元标准补助21个区县试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截至2015年10月,全市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3433个,农民合作社25158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3118个,农业企业3086家。实施农业产业项目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将财政支持农业企业的产业资金,按一定比例以股权形式量化到流转土地的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固定分红。2014年在渝北区、永川区、云阳县试点。如永川区,当年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的780万元持股金额分红54.6万元,农民户均增加财产性收入619元,村民小组平均收入1.8万元。2015年试点扩至所有贫困区县,全部覆盖贫困农户,将30%以上的农业产业资金用于股权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