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特色产业扶贫看看这些地区如何找准路子
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承伟研究员看来,在我国产业扶贫实践的过程中,有不少失败的案例,产业选择不当是一个主要因素。
11月30日,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发布《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黄承伟在该报告发布会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黄承伟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平原地区绝大多数人口已经摆脱贫困,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山区、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种植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产品面临诸多劣势,但其资源环境的独特性常常为发展水果、茶叶、中药材、木本油料、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对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山区、高海拔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日益扩展的市场空间。
产业扶贫,如何找准路子呢?
湖北省罗田县有一项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33521工程”。
当地政府提出,利用3年时间,向具有中药材种植意愿和条件的贫困户户均提供3万元担保贴息贷款和5000元扶持补贴资金,支持2000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力争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过1万元。
史料记载,罗田县从宋代就开始人工栽培茯苓,苍术、桔梗、银杏、菊花等,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中药材种植。多年来,罗田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县和全国重点药材产区之一。“33521工程”工程实施至今,已成为当地群众奔小康的主要途径。预计今年可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8万吨,总产值8亿元。
贵州省西部的水城县,近年来猕猴桃产业迅速兴起。2012年,润永恒公司入驻俄戛村,联合当地农民推行“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制度,投资1.8亿元建设万亩猕猴桃产业园。当年产值400多万元,农民分红100多万元。
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可获得保底分红(第一个五年600元/亩,第二个五年1300元/亩,第三个五年2000元/亩,第四个五年2500元/亩);利用技术及劳动力入股,可获得管理地块产生利润30%的股权分红和务工工资(管理工人3000元/月,普通工人1800元/月)。
目前,俄戛村猕猴桃产业覆盖13个组460户1305人,农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润永恒公司2014年带动俄戛村脱贫68户271人,2015年带动脱贫78户301人,2016年带动脱贫199户569人。
重庆市云阳县是三峡库区人口大县、移民大县、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摄影/章轲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在重庆市云阳县采访时,云阳县副县长刘新民介绍,当地的生态农产品很多,包括柑橘、黑木耳、蜂蜜、枇杷、黑芝麻等。
2015年起,云阳县择优选取县内优质农产品进行打包,创建了覆盖全县、全品种、全门类的“天生云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结合形成“母子”品牌的模式,合力开拓市场。
有了这些“母子”品牌后,云阳县生态产品的出路越走越宽。
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城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在云阳当地已经培养和扶持了年收入8至20万元的养蜂户800多户3900多人,养殖中华蜜蜂7万多群。“重庆沿长江区域有200多万亩柑橘,云阳县有30万亩柑橘,每年可产蜂蜜2000至3000吨。此外,云阳县还有8至10万亩枇杷。经过蜜蜂授粉的植物,产量可增加20%以上,成熟期可提前15天左右,对农民增收作用非常大。”
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城兴向记者介绍生态产品产销情况。摄影/章轲
重庆渝峰乌天麻集团天麻加工技术指导谢政权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集团在云阳县已经建设了5000亩的乌天麻基地,产量400吨,年收入4000多万元。这家集团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将一部分乌天麻种子和培育技术无偿提供给村民,并包销售。云峰山上有3000多户村民种植培育乌天麻,1000多户发家致富。
前述报告称,目前我国特色产业扶贫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包括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人力资源比较贫乏;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难以持续;一些顶层设计在基层未得到有效落实等。
黄承伟认为,产业扶贫也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和省级政府要从注重开展政策设计向注重保障政策落实转变,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如药材贷)和服务方式,解决农户及市场主体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地方政府应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硬支撑”。
链接: http://www.yicai.com/news/537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