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善举走红 网友疯狂向他求资助超千万

25.05.2015  14:41

  大学生许涛三年前网上募捐救父,三年后如约加上利息,将钱还给曾经帮助过他的重庆人曾鹏宇。随后,曾鹏宇将这件真人真事写进微博《被遗忘的承诺者》。这篇文章评论、点赞超过30万次,文章阅读量近亿,甚至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引发网络震动。

  本以为这就是故事的结局,谁知后面发生的事让曾鹏宇始料未及,《被遗忘的承诺者》被广泛知晓后,有数百人“闻讯赶来”,通过私信以各种理由向他借款或捐助。昨日,曾鹏宇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10天时间向他求助的“总资金需求”超过1000万,“再牛的编剧,也想不出这样狗血的剧情。

  不速之客 500人私信求资助

  曾鹏宇告诉商报记者,《被遗忘的承诺者》在网上被广泛转发的当天,自己就收到几十条求助私信,特别是在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做了报道后达到高潮,当天晚上接到100多人发来的求助私信。“我做了粗略统计,从5月12日到21日,不到10天时间,大约收到500多条求助私信,全部都是向他求助和借钱的。

  曾鹏宇说,最先接到“要钱”私信时,以为是网友开玩笑,自己并没有搭理,可是有的人见自己没理会,就一直发。最令他吃惊的是,这些借款理由花样百出,主要有三大类——①还信用卡,②生意失败或拓展生意需要用钱,③学生群体要创业筹集资金。除此之外,还有借钱还赌债的、借钱生小孩的、甚至还有没什么理由就是想借钱的……

  逐条比对

  仅9人需爱心捐助

  曾鹏宇告诉记者,这些求助者开口借1万算少的,三五万正常,10万20万也不少。印象最深的,也是借款最多的,开口就要63万,对方多次发私信,只称家里有困难,借款63万,5年后归还,连具体原因都没提及。曾鹏宇粗略算了一下,向他求助的“总资金需求”高达1000万!

  在这500多位求助者中,曾鹏宇后来也耐心将它们看完了,发现真正因为疾病和困难需要帮助的,只有9位——还不到所有求助者的2%,“他们才是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但是都被淹没在其他不靠谱的私信中,就算被看到了,在这种心境下,又有多少人会施加援手?

  奇葩理由

  大学生索30万创业

  那么,这些向曾鹏宇求助的人真的需要帮助吗?昨日,记者也采访了两位求助者。

  “我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我不想花父母的血汗钱,希望在网络盛行的年代筹到我人生的第一笔资金。”还在念大学的小侯(化名),也向曾鹏宇借款30~50万,用于大学期间创业和投资。

  小侯认为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求助的,不曾想给对方带来了困扰,“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关于许涛的新闻后,我晚上躺在床上、在图书馆看书时都在想这件事,我也想像他那样在网上发布一篇求助文章。既然有了想法就试试,万一能行呢?”就这样,他给曾鹏宇发了私信,“我考虑事情不够成熟,没有换位思考,影响到了曾鹏宇的生活,我想向他道歉。

  今年22岁的小玲(化名),家住湖南省邵阳,也是向曾鹏宇借钱的人之一。“我是通过电视了解到许涛的事情,觉得曾鹏宇是个热心肠的人,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他借钱。”小玲告诉记者,父亲今年59岁,在外打工20多年,为了修房子欠下5万外债,“我是他唯一的女儿,希望能够尽快还完钱,让父亲早点回家安享晚年。”小玲说,孩子才2岁,她暂时无法出门工作,原计划是先向曾鹏宇借钱,随后等孩子大了,再做些手工活挣钱还他,“如果曾鹏宇愿意帮助我,我会很感激他,不愿意的话,我也不会怪他。

  回应

  “我也靠工作挣钱,暂不资助任何人

  这件事发生后,曾鹏宇许久不能平静,甚至在微博上称“哥暂时不帮人了”。昨日,曾鹏宇告诉商报记者,虽然有气话的成分,但是这些无理的求助让他有些受伤,正如青年作家刘同转发他微博时说的那句话“世界那么大,你可以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世界那么小,你也可以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今年40岁的曾鹏宇,从工作之初就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捐助,至今超过15年。他说,自己并非大富大贵之人,靠工作挣钱,一路打拼到现在,只不过心存善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人帮助,本以为写那篇文章是扬善之举,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奇葩局面,真是让自己瞠目结舌!

  提醒

  市慈善总会:捐赠应自愿 受助途径多

  昨日,重庆市慈善总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商报记者,任何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权利,但是这并不代表是他们的义务。对于好心的捐赠者来说,要帮助谁由他们自主选择,自愿是首要条件。捐赠者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自愿帮助有需要的人,大家应该尊重捐赠者,不能要求他们达到“普善”。

  该工作人员还称,对于真实且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可以通过当地民政局、慈善总会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其他公益组织,以及合理的方式向社会寻求帮助。

  解析

  借钱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种

  “借钱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收到还款的人也无须在网络上过分宣扬。”新派心理专家陈志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曾鹏宇在网上发出的那篇《被遗忘的承诺者》触发了网友的神经,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给曾鹏宇发私信借钱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种:喜欢调侃的人、有真实需求的人和希望不劳而获的人。”陈志林认为,喜欢调侃的人,只是把这件事作为生活的调剂品,发一些无聊的私信用于打发时间;有真实需求的人,是认为曾鹏宇是一个有爱心、充满正能量的人,对他有一定的信任感,才会真诚的向他寻求帮助;而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则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碰碰运气。

  陈志林认为,网络大军的出现,促使同情心泛滥,进而误导年轻人,误认为“只要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就能博得别人的同情,得到帮助。”陈志林说。

  对于那些乐于做慈善的热心人,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远清认为,他们应该尽力而为,适可而止,“这个社会强调的是‘共生’理念,需要的是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选稿编辑:张应梅

      链接: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5/25/c_1115390134.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