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趴地求胯下之辱,只是自取其辱?
话题
11日晚上,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自己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凌辱”他。老师的举动震惊了在场的150余名大学生。在他的一再鼓励下,100多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这位副教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却正是这种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有人觉得这纯粹是自取其辱,甚至有点搞笑,也有人认为具有典型的标杆价值,为如何实现追求真理、敢于怀疑的理想,提供了最为生动的素材。 (5月13日《武汉晚报》)
@钱夙伟:培养学生“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与从老师的身体上跨过去是根本不搭边的两码事,敢于挑战,应该采取理性、科学的方式,针对的是事而不是人,因此,“向奥巴马扔鸡蛋”从来都不可取。否则,只会助长戾气,是暴力的非理性行为。
@雁壹飞:如果“胯下之辱”不是老师在哗众取宠,那么,至少也是一种教育的浮躁。
@曲征:讨论教授求赐“胯下之辱”是否正确,不如尊重教授自己的教学个性更有意义。
@郭元鹏:这不是喧嚣的行为,这恰恰是教育的艺术。这位教授讲授的是关于思维模式的课题。平常的教法,吸收了的能有几人?而就是一场简单的“胯下之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一个跨过老师身体的学生,在从抬步到落地的一瞬间都理解了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重要意义。他们跨过的不是老师的身体,而是陈旧的思维方式。
@鹏子:这位老师的“胯下之辱”是侮辱吗?这恰恰是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有的时候传统认知未必就是对的,坚持了几千年的错误认知,又有几个人敢于打破?
@杨兴东:一堂特殊的课,一次勇敢的教学创新,虽不可能奢求每一个读到新闻的网友点赞,但起码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毕竟,课堂之上,老师享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
@瞿方业:播下的不是龙种,长出跳蚤将是必然的。就算初衷良好,但做法太极端,太剑走偏锋。
@刘义杰:在很多高校教师都不重视教学的时代,有教授“趴下来”,哪怕形式不那么好看,也值得点赞,有总比没有强。出现了一个为了教学甘愿受“胯下之辱”的教授,我们不该鼓掌鼓励吗?
真知灼见
副教授求赐“胯下之辱”的仪式意义
我们不妨把求赐“胯下之辱”当作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即通过模拟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和心理暗示,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双刃剑,火候掌握好了可以对学生起到正面引导、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不好便可能过犹不及、适得其反。从媒体采访现场学生的反应看,求赐“胯下之辱”应该有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
打破学生既定的思维定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想达到非同寻常的效果,就需要拿出非常之举,或当头棒喝,或诉诸类似于行为艺术的奇言异行。从这个角度看,求赐“胯下之辱”确实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却具有一定的仪式性的意义——学生跨过副教授的身体,便仿佛突破了某种心理极限、捅破了某层窗户纸,由此引发的前所未有的奇妙感悟,或许会令其终生难忘。在教育领域有很多仪式,比如课前师生问候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十八岁成人礼等,在营造特殊教育气氛、表达内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副教授求赐“胯下之辱”虽称不上正规的仪式,却也有了几分仪式的雏形,当然也起到了几分仪式的作用。
乔志峰(职员)
名博观点
胯下之辱恐怕难以培养学生新思维
为了教学,老师“牺牲”自己的事情,最近还有一桩。麻省理工学院的脑神经学系教授南希·坎韦施,为了让学生了解大脑的各功能区,竟然在课堂上剪去她自己的头发,顶着大光头在上面画画教学,这种极其新奇的“身教大于言传”,赢得了许多点赞。
可武汉理工大学的这名副教授选择了一种不仅看上去与教学目的无直接关系,而且有损教师人格尊严的举动,除了让人觉得蛮拼,恐怕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学生不会认为从老师身上跨过去就培养起了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
培养学生新思维有很多的教育教学方式,胯下之辱不但绝非是必然的选择,而且还是非常令人不解非常糟糕的选择。我们的大学教学,不能沦落到为了让学生具有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就让学生辱没老师。所谓的胯下之辱绝非大学教育教学的一段佳话,而是一个惊人的奇葩故事。
胡乐乐(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