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常路过美专校街 但知道它因何得名吗?

20.05.2015  10:47

导读:车水马龙的渝中区上清寺,有一条从牛角沱通往中山三路的支马路,路牌上写着“美专校街”。这里没有校,只有街,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历史。

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报道

车水马龙的渝中区上清寺,有一条从牛角沱通往中山三路的支马路,路牌上写着“美专校街”。这里没有校,只有街,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历史。

这条路的得名,与一所学校有关,就是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西南美术专门学校,重庆籍著名画家、教育家万从木,曾任该校校长20多年。昨日,万从木的小女儿万芬志老人接受重庆晨报独家专访,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首次面对媒体,揭秘父亲当年生活,回忆他抗战期间坚持办学、办画展捐钱抗日救国的往事。

上清寺美专校街,只留下一个地名。

为艺术

创立重庆最早的美术学府

万芬志的家在江北区观音桥,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老人耳聪目明,言语间有着重庆人的爽直。她家的柜子里,珍藏着很多泛黄的老照片,最为珍贵的,还是父亲万从木当年画展中画作的影印本。

1899年,万从木生于重庆永川大安场,父亲万德轩是前清举人,由于父母、兄长相继去世,万从木只得到重庆主城投奔亲戚。表哥王作祥见万从木画画有天赋,就送他去上海美专学国画。1919年,万从木远赴日本学西画。回到重庆后,先后到中法大学、川东师范学校等十多所学校任教。

1925年,万从木与杨公庹、何聘九、黄伯康等准备创办西南美术专门学校,最初校址在铁板街,也就是如今渝中区小什字铁板巷。当时租了几间普通民居,就办起了学校。

西南美术专门学校,也是大家说的“美专校”,成为了重庆最早的美术学府。杨公庹当了几个月校长之后,由26岁的万从木接任,从此一当就是25年。

西南美术专门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没有地方、没有经费,万从木就到处奔走、募捐。这个年轻人的执着,打动了一个关键人物——曾任四川省财政厅长、教育厅长的甘典夔。甘典夔将上清寺一块约20亩的地皮,无偿捐给了学校。上清寺的“美专校街”,就是当时西南美术专门学校的所在地。

万从木到处借钱,或开画展筹集经费,终于建起了教学大楼、师生宿舍和食堂,开办了绘画、音乐、戏剧、陶瓷等专业,在校学生达到300多人,学校初具规模。

万从木(中坐者)正给女儿万芬志(右一)、万芳志(右二)等讲画。

为国家

办画展卖画册支持抗战

学校办起来之后,却先后搬了6次家,父亲也吃了不少苦头”,万芬志说,学校搬到上清寺后,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先后搬迁到巴南鱼洞、成都中兴场、成都华西后坝磨子桥、重庆南岸区等地。直到1945年才搬回上清寺。

抗战期间,万从木积极组织学生宣传抗日,与师生一起赶画了一批抗日宣传画。这些画共有18幅,每幅四尺长,举办了画展;并出版《抗日画报》、《抗日诗刊》等,所有收入全部捐作抗日经费。

为修学校债台高筑,当时家中经济很困难,父亲省吃俭用、粗茶淡饭,常常是一身旧长袍。即便如此,父亲仍将办画展、卖画册的收入捐出去坚持办学、抗日救国。”万芬志说,母亲是大家闺秀,多次将嫁妆变卖、典当,帮学校渡过难关。万从木白天教书、晚上赶画,曾一度失明。后来,妻子强制把他送到永川老家,每天喝中药调理,经过休养才逐渐康复。

万从木创作的抗战漫画。

为理想

生活艰难仍坚持教育救国

在万芬志老人眼中,父亲万从木这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归纳:坚韧、乐观、善良、爱国。当时生活如此艰难,却坚持办学、支持抗战。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教育救国。

父亲的乐观感染着每一个人,为艰难的生活带来快乐”,万芬志说,父亲讲课时很风趣,学生都很喜欢他。

在父亲艰辛办学中,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成了他此生最大的安慰”,万芬志说,美专校音乐系毕业的刘淑芳,曾是中央乐团有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有《宝贝》、《鸽子》、《西波涅》等,特别是《宝贝》这首歌被很多人熟知;绘画系的杨洪坤,在绘画上颇有成就,是著名画家、原重庆国画院副院长等。

万从木1971年病逝,享年72岁。

万从木的女儿万芬志在家中翻看父亲的画册。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动态

以前我不理解父亲,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办学,过这么艰难的生活。但过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理解父亲心中这种爱国情怀”。

——万从木的女儿万芬志

读懂父亲

女儿捐出他的遗作

万从木抗日画作的照片、画册影印本以及其他遗作,保存在女儿万芬志家里。重庆晨报记者看到,一本泛黄的残缺画册上,写着《抗敌画展出品》,分为国画部、漫画部以及其他个人画作三大部分。比如在国画部分,他把历史上爱国故事作为绘画题材,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比如精忠报国、投笔从戎等。

万芬志说,过了这么多年,自己越来越理解父亲心中的爱国情怀。万芬志也继承了父亲的作风,不久前,她将几十件父亲留下来的绘画作品、画的瓷瓶等,全部捐献给了父亲的家乡永川。

解密

万从木引入西方的理念,成为内地新式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是重庆美术新式教育最早的重要人物,在硝烟中的重庆画坛,他也画上了很重要的一笔。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凌承纬

美专校后来命运如何?

与川美西南大学等名校有关

万从木的抗日画作,曾在什么情况下展出的?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凌承纬,主编了一本《战火硝烟中的画坛》。凌承纬介绍,1938年5月,重庆抗敌后援会绘画组委会举办了抗敌绘画展览。这次展览展出了万从木、余文治等人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和抗战为题材的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宣传画等。

美专校”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何原址只剩下了街名,而没有了学校?凌承纬说,万从木等人当年创办的美专校,于1951年与蜀中艺专合并为重庆艺专,1952年,重庆艺专教职工和三年级学生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即今西南大学前身;五年级学生并入成都艺专,1953年,成都艺专美术系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即今四川美术学院的前身。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