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踢、外拐、平踢…… 还记得童年的鸡毛键吗?
△手工羽毛毽传人李兴兰
五色的羽毛根被束起来,插在已经做好的鸡毛毽子底座里,手里掂量几下轻重,53岁的李兴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毽子往上一抛,轻轻落下的瞬间,膝盖恰到好处地接住毽子,1、2、3、4……“嗯,还要修剪两片羽毛,长了一点,翻转得不够灵活。”
说完,剪刀上阵,毽子褪去了“张扬”的羽毛外衣后,成为李兴兰手里标准的比赛毽。
12月12日,南山壹华里非遗集市里,李兴兰正在马不停蹄地为八中即将举行的艺术节缝制比赛毽,“每个毽子我都要亲自试一下,艺术节上,孩子们要踢毽子。”
作为鸡毛毽的第五代传人,李兴兰10岁时跟随母亲学习手工制作毽子技艺,从艺4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的研究、创新、推广和教学。其制作的羽毛毽由于出色的产品外观和性能,被渝中区教委推荐为比赛专用毽子,亦成为极具重庆地方特色的工艺品。
这些年,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那曾经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的毽子,又逐渐回到学生的课堂,回到大家的视野。
△雄鸡羽毛、白鸡羽毛、鸵鸟毛皆可做毽
她做的毽子
不但好看而且还好踢
在壹华里非遗集市,李兴兰的毽子门面非常醒目,因为门口摆满了各种颜色的毽子,来自公鸡、鸵鸟的尾巴毛经过李阿姨的制作,就像骄傲的“小孔雀”,一个个都娇艳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桌子上摆满了毽子,但李阿姨依然埋头做着。
“八中马上要举行艺术节,艺术节上要表演踢毽子,我做的毽子要赶着艺术节之前送过去。”李阿姨说话的空档,就在做毽子。
毽子的原材料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
首先,是剪下两块比铜钱半径长5毫米左右的圆形布壳,然后用线将布壳缝制在一起,为了美观和耐用,缝制的时候,每一针都要以同一个方向倾斜的样子走针,缝到一半左右,再把铜钱放进布壳里,然后继续缝到封口的位置,线就要交叉,和之前的线形成“X”的形状再缝制一圈,最后,把针线在同一个口子里串几下,不用打疙瘩,就能断线。
△羽毛毽一直用铜钱做底座
接下来缝制插羽毛的管子,李阿姨告诉记者,小的时候缝制的鸡毛键,都会用鹅毛管缝制底座,那种管子又粗又结实,现在鹅毛不好找了,就用喝酸奶的吸管当底座。
剪一段长3厘米左右的吸管,然后在三分之一处剪成四片,每一片都用针缝制在先前缝好的布壳中央,整个鸡毛毽子的底座就做好了。
最后是插羽毛,挑选羽毛的活儿是李阿姨的独门绝技,轻重搭配、长短搭配,羽毛根插满毽子底座后,整个毽子一下子就丰盈起来。
重复文章开头的动作,在膝盖上试踢几下,毽子就像花儿一样上下翻飞,如果翻转不够灵活,李阿姨用剪刀剪两下,把羽毛修剪整齐了,毽子就能“重获新生”,成为优质的毽子。
△铜钱大小,底座厚薄一定与羽毛的重量相匹配。
“要是娃儿学不会,
你带来我教一下就会了”
专门到壹华里玩的游客陈阿姨和好姐妹,刚好路过李兴兰的这个毽子门面。
身材瘦削的陈阿姨平日里喜欢跳舞,小时候,毽子也是自己日常玩耍的玩具之一,在李阿姨的邀请下,游客陈阿姨选了一个毽子,在摊位面前踢了起来。
“1、2、3、4、5、……28。”足足踢了28个,毽子才轻盈地落地,感到有些气喘吁吁的陈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喜欢踢毽子,还会做毽子,长大了这玩意儿看得比较少了,看到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喜欢。
△羽毛毽吸引人
“虽然我也会做,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位大姐做的毽子确实可以,你看我刚才踢的时候,毽子的每一次翻转,就能看得出来,它的配比非常好。”陈阿姨也忍不住赞扬李兴兰做的毽子。
面对琳琅满目的毽子,陈阿姨逐一检验,踢了好几个,发现品质都不错,这才下了个决定:“我有一对双胞胎孙女,在家里的时间体弱多病,买回家去让她们也锻炼锻炼,这种毽子多踢踢,练习弹跳的。”临走时,李兴兰阿姨还不停地把踢毽子的“秘诀”告诉陈阿姨,“要是娃儿学不会,你带上来,我给你教一下就会了。”
△顾客跟着李兴兰学打毽
从零售到批发
最火时每年做几十万个
李兴兰的家在垫江农村,以前条件不太好,妈妈会做一个毽子教女儿踢。
“最开始我也踢得不好,但是我好动,就喜欢钻研。”慢慢地,毽子踢得好的李兴兰开始自己做毽子,“我妈妈做的毽子有时候也翻转得不好,于是我就来自己研究。”
△李兴兰做了几十年的毽了
找来铜钱、布壳,用针线缝制好毽子后,李兴兰才发现,插鸡毛的时候不能贪多求全,“插多了,毽子翻转不了,插少了,一踢就飞出去了。”如今,做毽子有了经验的她才顿悟,原来,年轻的这些年,都基本上耗在做毽子上了。
结婚有了小孩后,生活压力开始增大,李兴兰决定从垫江到重庆发展,在大礼堂附近找了地方住下的她,开始一心一意研究做起了毽子,从零售到批发,生意最红火的那些年,李阿姨雇佣了几十个人,每年要做几十万个毽子,销往全国各地。
遗憾的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孩子们爱踢毽子的越来越少。
这些年,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在2017年,李兴兰被渝中区政府和渝中区文化委评为该区的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也就是这一年开始,李阿姨被邀请到包括金马小学、枇杷山小学教孩子们踢毽子,许多学校又将这项逐渐“消失”的运动,请回校园,成为一个重要的运动项目。
△到学校推广踢毽(受访者供图)
女儿女婿开网店卖毽子
要发扬这项家传的手艺
除了在壹华里非遗集市上开了这家不大的门店,李阿姨的女儿和女婿还在淘宝上以她的名字开了一家网店,专门卖毽子。
李阿姨说,女儿不会踢毽子,但做毽子的手艺却不亚于自己,“耳濡目染几十年,就算是没学会也看会了。”后来,女儿女婿结婚后,女婿也开始做毽子,10年前,小两口在网上开了个店专门卖李阿姨做的各种鸡毛毽,生意还不错。
李阿姨告诉记者,做毽子这么手艺最主要的是耐心和熟悉,假如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她也可以教授给大家。
△忙碌的李兴兰,只有吃饭的时候休息一下。
新闻多一点>>>
盘踢、外拐、平踢……
这些花样你见过吗?
踢毽子这项活动经济实惠,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给人以顽强进取的信心,有些学校还把它列入体育比赛的项目中。
踢鸡毛毽,也是女孩子们的特长,也许她们的腿天生就比男孩们的腿柔软灵活,游戏时,只需把毽子往空中一抛,然后用脚内侧连续往上踢,不让它落地,此时既要保持身体平衡,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有踢得好的,打破了这个常规,时而用脚内侧,时而用脚尖甚至脚后跟变换着花样连续不断地把毽子踢向空中,一边踢一边数着自己的成绩,有时一口气要踢上百次,只见一团金色的羽毛上下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拍手叫绝。
踢毽存在于很多人的记忆中(来自网络)
踢毽子这些花样,你还记得吗?
盘踢:两只脚分别向内侧上踢,毽子不断地上下反转,考验膝盖与脚腕的配合;
外拐:双脚朝着同样的外侧踢,两只脚交换,毽子同样的高度起同样的高度落下;
平踢:右脚朝着左侧内侧踢毽子;
斜踢:左脚朝着左侧外斜着踢毽子;
膝盖踢:顾名思义用膝盖踢毽子;
绕背:毽子经过平踢后绕过后背,右手接下毽子,然后上抛再踢;
穿孔:平踢中,双手在胸口前做出一个圈样,毽子穿过孔上下飞舞;
打跳:左脚斜踢,人向前倾斜,右脚从背后接住毽子,双脚配合。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文 毕克勤 图、视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