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美高校辅导员”叶海燕: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从西南大学毕业留校选择从事学生工作开始,这句话就成为了叶海燕的座右铭。担任辅导员十年来,她发挥自身心理学专业优势,构建“心理学+”育人体系,将心理学有机嵌入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重庆市“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现场,获评最美高校辅导员的叶海燕说:“虽然辅导员是一份很平凡的工作,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学生发光,成为幸福的进取者,很有成就感也很幸福。”
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测评
“伤心、焦虑、羞愧……几名大学生胸前贴着代表不同情绪的字牌,他们或站或蹲,脸上流露出焦虑不安。”这是西南大学传媒学院一次主题为“毕业生如何面对就业压力”的心理辅导活动,辅导员叶海燕正在用“心理雕塑法”让同学们正确面对自己的求职压力。
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叶海燕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20年前,叶海燕心理学硕士毕业留校。对究竟是留校任教还是从事学生辅导工作,她有些举棋不定。她的导师、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鼓励她说,“学生工作是非常非常值得做的,你可以把所学到的心理学的方法运用到工作中,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就这样,她将“让每个学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追求。从2010年担任辅导员以来,新学期开学,她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细致的心理测评,利用专业心理学知识,从测评中发现学生细小的心理变化,提前进行干预。“作为一个人内心最基础的部分,心理是不是健康,将影响大学生能够发展得多高、走得多远。”
从班会到讲台,从知心谈话到课堂讲解,叶海燕用专业思维守护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她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谈心,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她在深夜大雨中寻找失意的学生,让他们在难过的境遇中感受到温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撰写“心理战疫”系列推文,纾解疫情给学生带来的恐慌和压力。
构建“心理学+”育人体系
十年来,叶海燕充分发挥自身心理学专业优势,构建“心理学+”育人体系,即“心理学+”成长模式、“心理学+”育人平台等,把心理学融入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中。
学生们的成长需要生涯规划指导,她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成为重庆市首批就业创业专家库成员;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多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她认真学习家庭治疗技术;学生们想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她撰写了200余篇短文,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工作者”。
“我觉得我的工作就是要成为学生内心最稳定的客观存在,用我心中的光,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光!”叶海燕说。
学生们也深深喜欢着她,在她办公室里,摆着学生为她画的素描和寄给她的明信片,上面写着:“您就是我们的天使”。
让更多高校辅导员具备专业心理知识
叶海燕还积极带动身边的辅导员一起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她成立了“叶海燕心理工作室”,努力搭建“宣传台”“交流处”“培训营”“研究站”四个功能性平台,多次在校内外开展“辅导员成长小组”“辅导员读书会”“辅导员学习成长沙龙”等活动,积极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
她连续为重庆市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班做讲座,共有辅导员超过3000余人次参加相关活动和学习,为此撰写的工作案例获全国高校“十大育人”网络作品二等奖。她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学生在每个阶段可能都会面临各种问题,大一是身份转变的茫然,大二是学业上的瓶颈,大三是对未来的选择,大四是就业的困惑。面对这些心理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发布仪式现场,叶海燕道出了自己成立工作室的初衷,“让更多高校辅导员具备专业心理知识,能更敏感地发现孩子们潜在的问题,即时疏解,点亮每个孩子心里的正能量的光,照亮他们未来的方向。”
用爱带领学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叶海燕说,做好学生工作,不能只做传声筒和复印机,还要有问题意识,要研究学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并形成可复制、可传播、可推广的研究成果,才能真正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她意识到大学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编写了《本科学生成长手册》,从自我认知、心理品质、实践能力、科研志向、创新素养等方面入手,记录和反馈学生成长,激发学生本身的成长力量。一位已毕业的学生说,这本手册是他大学最珍贵的礼物。
“辅导员平时的工作很繁杂,要用一种爱和情怀,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叶海燕说,“老师通过点点滴滴的浸润,能够让学生发光,帮助学生做一名幸福的进取者,这就是做辅导员的成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秦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