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厘米长导管在男子输尿管呆了一年多 创新体位手术节约数万元
△老袁体内发现的25厘米长的医用支架管
12月21日,50岁的重庆人袁平(化名)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院了,半个月前,他的体内发现了一条25厘米长的医用支架管,上面已经长满了“石头”。
想省钱做了手术不复查 一根导管在身体里留了一年多
在今年11月以前,50岁的老袁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里还有一根“塑料管子”。
作为农村贫困户,一辈子省吃俭用的老袁不到特别难受的时候从不上医院,11月初,他总感觉头发昏,到家附近的卫生所检查了才发现血糖特别高,却不知道原因。随后他进一步到梁平当地医院细查,才发现自己左侧的输尿管内居然有一根细细的管子。
“这应该是手术后的留置支架管,你自己都不知道肾脏里有这个?”
当医生询问起,老袁才想起来:一年前,他因为左肾长了结石,在梁平的一家私立医院做过手术。当时,医院的医生多次提醒他出院后要回医院复查,进行后续的治疗,但因为害怕上医院又要花钱,老袁就再未回过那所医院。然而,输尿管支架管常规需在术后一月内拔除,最长安置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不然,会引起强烈的并发症。
留在老袁身体里的医用管子上,已经长满了肾结石,拔除已经相当困难。为老袁检查的医院建议他回到当初做手术的医院调取资料来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但等老袁赶到当初医院的地址,发现那家医院已经关门歇业。
常规手术要反复入院 他怕“耗不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尹志康教授是肾结石疾病的专家,从医数十年, 经验丰富,但老袁复杂的病情还是让他感到头痛,“需要同时解决三大难题:拔除残留支架管、清除左肾多发结石,还要最大限度节约费用。”
按照常规的思路,医生们设计了三种手术方案。 最为安全的一种,是先在局部麻醉下的情况尝试经尿道拔除支架管,若无法拔除,则用体外冲击波松解支架管表面结石后再尝试拔除,解决拔管问题后,再处理肾结石。用这种方案,老袁的手术要分多次进行,前后历时至少小半年。
对于这个方案,老袁有些犹豫——他害怕花钱。
老袁至今未婚,没有存款,治病和住院期间费用都是亲人和当地政府部门解决,“我怕耗不起。”
第二种方案,就是先直接行体外冲击波松解支架管表面结石,再拔除支架管,然后取结石,但这种方案可能导致支架管断裂,使支架管的取出更加复杂。第三种方案就是开放性手术取管取石,由于残管是从肾盂到膀胱,这种方案需要开长达30公分的切口,创伤巨大,恢复时间漫长。而且这种方案,患者也需要经过二次手术。
“不行,全都不行!”
尹志康仔细斟酌各个方案,又全盘否定,因为不管用哪一种,老袁都需要付出较长的治疗周期及数万元的治疗费用。
特殊体位创新手术 节省了三分之二的费用
怎样寻找一种可以让老袁少折腾又可以极大节约费用的手术方法,老袁刚入院的那几天,尹志康和同事们每天加班研究,最终提出,用一种特殊的体位帮助老袁做手术。
“俯卧分腿位,是一种创新的手术体位,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施行逆行经尿道输尿管内手术及顺行经皮肾镜手术,意味着一次手术可以同时拔除输尿管和清除肾结石。”尹志康介绍,拔管、碎石、打孔取石,本来应该是多次完成的手术,现在要一次完成,“风险有不小,因为感染的机率太高了。”但是老袁病情等不起了,“我们只能尽全力把手术做到最好。”
12月中旬的一天,老袁的手术开始了,他俯卧在手术台上,双腿分别搁在了手术台的左右腿板上,头低臀高,开始手术。
手术中,困难一一出现,因支架管长期刺激,老袁的体内组织水肿严重,出血明显,尹志康教授成功克服了手术视野模糊、术中再次感染、时间紧迫等困难,清除了肾结石,顺利结束手术。 整台手术耗时不超过1个小时。
手术成功了,在经过一周多的恢复以后,老袁各项指标都已经在慢慢恢复,终于可以出院了,最终只花费了最初计划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节省了数万元。
(应受访者要求模糊受访者相关身份信息)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