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重庆② | 邹容曾孙邹小谷:重温先祖遗著 再赋时代贡献
1903年5月,一本名为《革命军》的著作横空出世。书中深刻揭露了满清政府的封建专制,吹响了民主革命的进军号角,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重庆籍革命先烈邹容。
△学生时期的邹容。(资料图片)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邹容烈士殉难116周年。10月9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邹容第四代曾孙、今年71岁的邹小谷先生。邹小谷直言,曾祖父邹容甘做“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奉献精神,一百多年来一直影响着邹家后辈。
一本著作
《革命军》掀起民主革命浪潮
提到邹容烈士,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留下的警世著作《革命军》。
△年仅18岁的邹容,以满腔热血写成《革命军》一书。(资料图片)
1902年,邹容到日本留学,受到孙中山等革命先辈思想影响,投身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18岁的邹容写成7章2万余字的《革命军》一书,并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书中对民主革命的对象、性质、任务和前途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真正了解曾祖父,你会发现他当年的所作所为,并非热血青年的冲动之举,而是誓志变革历史的必然结果。”
邹小谷说,曾祖父邹容自幼受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甲午战争后,他读到《时务报》等维新报刊,成为新思想的热心传播者。
“《革命军》是曾祖父的代表作,书中所凝结的思想,与他年少时喜欢读谭嗣同的文章以及《天演论》等书籍密不可分,更与他东渡日本的求学经历息息相关。”
邹小谷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先祖父曾为谭嗣同写诗:“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以此表达他的志向。
这种志向后来在《革命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这几句话多少年来皆令人振聋发聩,每每读着总让人热血沸腾:“我同胞其欲相存、相养、相生活于革命也。吾今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
1903年,《苏报》案发生后,邹容于7月1日至巡捕房投案,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并于1905年4月3日牺牲于狱中。
邹容牺牲后,《革命军》的销行更广,革命风潮日盛。他用年仅20岁的生命掀起了当时民主革命的浪潮。
△渝中区以邹容命名的街道。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摄
两封家书
人人俱畏死 何谈杀身成仁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邹小谷和家人们怀着对曾祖父的深切忆念之情,重温了邹容给家人的两封家书。
“这两封信均写于他16岁时前往日本求学的途中,信中的内容却更像是一个心系家、国的成年人所作。”
邹小谷说,邹容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主要表达了自己这次东渡日本求学的想法。
“曾祖父生性聪慧,父亲和舅父原本都希望他经商或者考取功名,以传承邹家殷实的家业。但逐渐接受革命思想影响的他,却非常关心天下兴亡和百姓疾苦,认为去日本留学可以接触到新颖思想,寻找到救国真理。”
△辛亥革命100周年之时,邹小谷和母亲在邹容烈士纪念碑前的留影。受访者供图
邹小谷说,邹容在信中写到“人人俱畏死,则杀身成仁可无言”,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志。同时,文字中也表达出他从小对于长辈的尊重。尤其是面对他舅父提出的异议,邹容都是以心怀敬重的心态来谈及和回应,更坚定了自己的求学选择。
如果说第一封信主要是“言志”,那么第二封信则更表现出邹容对于兄长、家庭的关爱而“谈念”。
考虑到由于自己将多年留学在外,家里重担都落在他的兄长身上,邹容在信中阐明了他深知这份付出的辛苦,也为自己不能及时尽孝表达了遗憾,“信中字里行间彰显出的重情义、爱家庭的中华传统美德,也是邹容给我们家庭留下的良好家训、家风,这些对于新时代青少年品格的塑造都很重要。”
邹小谷说,他和兄妹们自小听着曾祖父的故事长大,对于《革命军》更是阅读了很多遍,“我在亲自参与相关文稿的收集、作品的整理中,更加深刻理解了曾祖父甘做‘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奉献精神,也更清楚意识到身处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继承先祖遗志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