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代表20年苦战贫困履职记
“辣椒”代表20年苦战贫困履职记
“作为人大代表,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作为村社干部,要深知百姓冷暖。”在大巴山麓深处的上坝乡治安村,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辣椒代表”,立足基层服务村民20余年,用山一般的情怀践行着铮铮誓言。
8月3日,治安村轿顶山。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山顶直泻而下,漫山遍野的辣椒如同小灯笼,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很难想象,这个村庄昔日人穷房破,还有一顶“贫困村”的帽子。
“多亏‘辣椒代表’带得好,我们才过上了好生活。”年过七旬的村民喻卿麟沿着村公路迎面走来,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面临抉择,惊人之举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专毕业的李堂尧可谓是穷山沟的一只金凤凰,从当地煤矿企业的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副厂长、厂长。由于后来企业清理改制,李堂尧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抉择,只好另谋出路。
拥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还有不少管理经验,山西一家采矿企业向李堂尧抛来橄榄枝,请他出山搞管理。
“外面总比山里好,出去闯一闯嘛。”妻子何德翠也极力劝说。当不少村民以为李堂尧要飞出穷山沟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留在村里,和大家一起把苦日子熬出头。”
“不怕没吃穿,就怕嫁治安;洋芋三大砣,顿顿少不落。”位于云、奉、巫三县交界的治安村,海拔1170多米,素有云阳‘北极圈’之称,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打油诗,是这个市级贫困村过去的真实写照。
一时间,同事惋惜,村民也表示质疑。“治安村穷得出了名,他一个煤矿厂的下岗干部留得下来?”
1995年12月,深受村民们信任的李堂尧走马上任村支书,成了村里的“领头羊”,被推选为该县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他说:“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
不怕苦战,就怕苦熬
“吃水满山找,公路修不好,电灯如火苗。”喻卿麟老人回忆说,摆在李堂尧面前的困难太多了。
由于轿顶山属于喀斯特地貌,蓄水保水能力差,群众吃水要方圆找好几公里。
“村民温饱成问题,哪里还有心思谋致富?”李堂尧心想,只有先解决村民用水难,这让村民们感到欣喜。
几经周折,李堂尧终于多方争取资金,开始带领村民修山塘建水库。
寒冬腊月,李堂尧带领村民们一起下深井、清淤泥、砌井壁,有时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历经半年的苦战,铺装引水管15公里,建成蓄水井21口,让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终于解决了祖祖辈辈的饮水难题。
那天,男女老少纷纷拧开自家的水龙头,咕咚咕咚一连喝几大口,一个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喻卿麟至今仍是热泪盈眶。
“不怕苦战,只怕苦熬!” 喻卿麟和其他村民一样,看到了李堂尧代表的决心。村里不但有水喝了,道路也通了,农房渐渐也开始改善了。
“上坝红”遍布山野
“要想脱贫早致富,得找个好门路。”李堂尧明白,村里的出路还在于发展产业。
“种烟叶?栽魔芋?还是茄子?”过去,李堂尧也曾带领当地村民尝试过不少,却没能让乡亲摆脱生活的窘迫。
2007年初,李堂尧邀请该县农技专家走进村里,想给村民们现场支招,还悄悄把泥土送检测试,发现适宜辣椒生长。
“种辣椒。”当李堂尧的念头还没说出口,却在村里“炸开了锅”,遭到了村民的抵触。
“辣椒又不能当饭吃”,“山高路远的,啷个卖嘛”……尽管当地村民也零散种植,但那是各家生活所需,少有外卖。
为了消除疑虑,李堂尧带头种植辣椒20余亩,帮助困难村民出种子、买化肥,全村辣椒种植数百亩。
当年7月, 红红的辣椒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李堂尧把老党员、老村民请到地里以身说法,引导村民变观念、学技术。
当年,全村单就辣椒利润收入近10万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
李堂尧组织成立上坝乡蔬菜发展协会,注册“上坝红”商标,签约外地公司实行保护价收购,协会负责统筹经营管理,农户负责生产,采取“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模式,有效解决种植、管理、销售难题。
2008年,村里辣椒种植增加一倍,面积达800多亩。然而,辣椒市场行情走低,价格却低于收购保护价。李堂尧成了全村上下的指望。
“不能伤了群众的心!”李堂尧一句话,自掏腰包出资5万元,照单全收。
今年,村民姚桂兵家种了6亩辣椒,长势特别好,预计亩产可达2000公斤。“如果以每公斤12元的保底价收购,收入轻轻松松过万咧!”看着绿油油的青辣椒,笑得合不笼嘴。
如今,辣椒早已在村里遍布山野,成了该乡的一大主导产业。“上坝红”辣椒卖到了云阳、奉节、巫溪县城,还远销重庆主城火锅馆,让一个个村民倍感自豪,脸上映满了“上坝红”。
云阳扶贫开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