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武汉这所大学曾在重庆南滨路办学七年

10.12.2020  22:19

抗日战争时期,私立武汉中华大学辗转流亡到重庆南岸龙门浩继续办学,走过了一段自强不息的岁月。12月10日,华中师范大学(原中华大学)党委书记带队到南滨路米市街探访学校遗址,开启了一段寻根之旅。

中华大学在米市街的临时校址遗址

1938年,日寇直逼武汉,中华大学西迁湖北宜昌小溪塔。武汉沦陷后,又迁至重庆南岸龙门浩的米市街,利用南岸下浩禹王宫前殿和正殿继续办学,那时候有师生共约500人。由于禹王宫当时的可用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为了解决校舍拥挤,中华大学在禹王宫后面的山坡上修建了4栋三层高的教学楼,1939年还修建了大礼堂。

重庆大轰炸期间,学校为保全师生的生命,在通道旁边的石壁上,开凿出一条蹄形防空洞,可容纳二三百人。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师生们便有序地躲进洞中避难。

尽管当时条件简陋、生活艰苦、战火纷争,但中华大学的师生依然很乐观。当时校外的娱乐活动很少,如果想看电影,还得乘船过江。学校便组织了各种文艺活动陶冶情操。

1943年,中华大学成立了俱乐部,学生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演戏。老师们还组织学生唱英文歌曲,有时候还带学生去教堂唱圣歌。1944年,学生排演的《耶稣降生》英文歌舞剧轰动全校。这些活动不仅活跃校园氛围,也给困苦的学生心灵带去了一丝慰藉。

中华大学临时校址遗址前的展牌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华大学武昌校区位于粮道街,重庆校区位于米市街,然而“粮道街无粮,米市街缺米”,校长陈时常常为学校无米下锅而发愁。

当时,根据国民政府粮食部规定,战时政府机关及学校采取计口分配平价米办法,即大口月领两斗、小口月领一斗。1940年12月,重庆市粮食管理委员会核发给中华大学当月的平价米为:大口389名,小口4名,计米78石2斗。由于缺粮食,1941年7月23日,中华大学还曾提出,希望将暑期回家学生的月领米在市面上公售以抵其下学期学费。

1945年春天,学校复原迁回武昌旧址,结束了在重庆的办学时光。

2006年5月,南岸下浩米市街德安里发现了“武昌中华大学立础纪念碑”。碑刻上书:“武昌中华大学重庆南岸临时校舍立础纪念,民国二十八年一月廿六日立”,碑高36厘米,宽20厘米。此碑成为抗战时期中华大学在龙门浩办学的历史证据。

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振兴中华’,为了保留这群读书的‘种子’,学校从武汉辗转搬迁到重庆,实属不易。这次来寻根,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说。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