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灾难如何自救互救?这51个基地可以教你!

12.05.2018  18:34

△志愿者为市民讲解公众卫生应急技能

5月12日是第10个“防灾减灾日”。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今天正式启动。

当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救援的往往是我们身边的人,因此,自救、互救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今年内,全市将完成公众应急培训6000人。目前,全市首批建成培训基地51个,覆盖所有区县。市民可登录重庆市卫生计生委或区县卫生计生委官网,查询培训基地信息、报名参加培训。

我国公众急救培训普及率不到1%

2018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公民卫生应急素养条目,其中第一条就强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公民应主动学习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家庭常备应急用品。”因为当突发事件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时,公众有效利用4-8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自救互救,对争取生命显得极为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也大力鼓励公众开展紧急互助。

然而,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美国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普及率达25%;瑞典45%的公众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澳大利亚有50%的公众接受过急救培训;日本的学生中急救培训普及率高达92%。而我国公众急救培训普及率目前还不到1%。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幸奠国介绍,近年来,随着公众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和健康宣传,公众对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得到提升,比如:“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公众普遍知晓,也懂得它的重要性,但真正操作却不会做。

今年将完成公众培训6000人

此次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更加注重操作技能的提升,当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能够运用这些技能去救助我们身边的人。”幸奠国介绍,此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无统一标准,在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法、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质认定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此次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统一编制《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教材》,统一公众培训大纲、课件和考核标准,统一培训一批考核合格的师资,统一标准建成一批培训基地,保证公众接受标准统一的技能培训。

据介绍,今年内,全市将完成公众培训6000人。

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者搬动”、“逃生”等适用技能。培训结束后每个技能将按照统一标准,逐一进行考核,确保公众学会、能操作。

目前,全市首批建成培训基地51个,覆盖所有区县。市民可登录市卫生计生委或区县卫生计生委官网查询基地信息,自愿选择培训基地,拨打基地公开电话进行报名培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顾小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