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全球打压 优步仍疯狂生长
今年4月,法国巴黎派出警队“严打”优步。
4月一个周六的深夜,3辆不起眼的汽车在巴黎瑞福里大道上缓缓停下。车门打开,6个便衣警察钻了出来,腰间挂着配枪。他们此刻正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稽查非法载客的优步(Uber)租车服务。警察这样做的一个背景是,优步宣布要在法国扩大市场。这,其实只是各国政府打压优步的一个缩影。
虽然关于优步的相关争论甚至法律纠纷从未停止过,但优步却凭借强大的用户基础在各地市场屡获成功,目前已打入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已处理了将近1700万次服务支持请求。2015年,优步营收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扣除平均大约80%的司机收入分成后,公司净营收大约为20亿美元。
缘起>
两年轻人寒夜打不到车
巴黎街头迸发灵感火花
7年前的一个夜晚,寒冷的巴黎街头,两个年轻人身处异乡,怎么都打不到车。谈话间谈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只要在手机上按一个键,就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叫到车,会怎样?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优步创始人和CEO,另一个是他的好友加雷特·坎普,优步联合创始人。回到美国后,他们便将概念变作现实,创立了优步公司。
疯狂发展>
优步打车服务首先在美国启动,获得大量资金,成为手机打车模式的开创者。 2010年
优步打车软件使用iPhone和安卓手机,从旧金山开始并逐步推向美国多个城市。
2011年
年初,优步获得了来自创投公司Benchmark的3200万美元资金。下半年,优步再次获得的总创投资金达到4950万美元。
2012年
优步进一步开展了平民业务“优步X”,吸收所有合格的司机加盟,车型的规定也予以适当放宽。而且该公司用低于各地出租车价格的车价,抢占了很大的出租车市场份额。法国巴黎是第一个接纳此软件的国外城市。3月,加拿大的多伦多加入,随后是温哥华,紧接着是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
2013年
6月,优步在中国台湾台北市进行试营运,并于7月31日开始正式营运。
2014年
2月,优步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已在10个主要城市运营。6月,优步宣布在新一回的募资活动中获得了12亿美元的投资。7月,优步推出支持Windows Phone的智能型手机应用程序。
2015年
2月,虽然在西班牙被禁,但优步又重新在该西班牙推出了送餐服务。3月,优步被指在中国偷税漏税,公司收入直接汇入国外账户。4月,法国加强警力稽查非法载客的优步租车服务。
目前优步已打入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个城市,每天接送乘客达100万人次;在全球范围内每月正新增“数十万”司机,估价达到500亿美元。
截至2015年1月,优步在全球共有超过16万名活跃司机,新签约的司机数平均每隔6个月就会翻倍。
据新华社、《都市快报》
全球打压>
德国西班牙泰国印度韩国……说NO!
关于优步的争议,全球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安全问题,二是抢了出粗车的生意。
美洲
因违规在美国本土多地受限
目前,优步已进入全球共58个国家和地区,估价500亿美元。然而,作为全球打车软件的鼻祖,优步自问世以来,麻烦事就一直没断过。由于对传统行业造成明显冲击,不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近几年其主攻的海外市场,相关争论甚至法律纠纷从未停止过。在美国本土遭遇费城汽车公司起诉之后,它在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多地也因违规而受限。
欧洲
法德荷西相继出台封杀令
从2014年年初开始一直到7月中旬,从伦敦到巴黎,从马德里到米兰,从布鲁塞尔到柏林,在欧洲多座主要城市,上万名出租车司机走上街头参加游行示威活动,抗议优步的“不正当竞争”。所谓不正当竞争,是指优步能够让消费者打到无运营牌照的“黑车”。
法国政府表示,201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优步私家车拼车服务优步Pop软件。
德国、荷兰和西班牙也对它进行了“封杀”。德国汉堡和柏林监管部门去年先后以司机没有合法经营执照、乘客安全没有保障为由,禁止优步提供营利性私家车载客服务。优步向法庭起诉失败,不得不下调服务价格,以符合私家车不得营利搭载的规定,并与正规出租车合作。
亚洲
中国多地警方开展执法调查
优步进军亚洲市场也屡屡受挫。在韩国,优步被指控违反了当地的交通法规;在泰国,优步被指控没有适当的职业登记,司机没有适当执照;在印度,优步被禁止在新德里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务。
在中国台湾地区,据当地媒体报道,优步的私家车载客服务严重破坏了台湾地区的市场秩序及合法从业者的正当权益,交通部门目前已下令叫停其服务。
优步进入中国大陆后也争议不断,广州、成都等地警方已对当地优步开展执法调查。针对多地打压,优步在中国大陆作出了提价、取消自动给小费功能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