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
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不断加大投入,突出办学特色,借鉴国内外优秀办学经验和思路,推进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广泛开展合作办学。一是共建中德应用技术学院。 2008年,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中德应用技术学院,斥资3000万建成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立体大学楼,积极构建有机学术共同体;2014年,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3+1”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西部唯一拥有教育部批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独立学院。2014年中德应用技术学院获评“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学生连续四年在全国德语口语技能大赛中获奖。 二是广泛开展中外合作教育项目。 与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印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实施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专本连读、预本连读等多种合作办学项目,创新构建“3+1”“3+1.5”“2.5+2”等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学校与欧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2600余人,并顺利送出近500人至德方合作高校就读。
第二,创新举办远景学院。一是探索精英教育模式。 参照荷兰罗斯福精英学院以及国外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斥资5000万在国内首创高端教育品牌,每年在全校本科新生中选拔150名进入远景学院学习,并采用末位淘汰制;整合资源,按照15:1比例配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通识课程修读不低于100学分,专业课程根据专业情况修读60-70学分。 二是创新学生管理体系。 按年级配备辅导员和学生导师,不单独设置班级,实行导师辅导与指导制度,将学生跨学科、多专业混合;设立专属教学楼区,每个教室25个座位,进行小班授课;采用寄宿制,配置专属住宿区,配备公用厨房,学生实现宿舍生活自主管理。 三是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 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自选课程包,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一年后选择专业并可再辅修一个专业,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注重学思结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互动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的讨论班、课堂报告presentation、定期读书报告或论文开启通才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全力支持师生“走出去”。 近几年学校开展高层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教师培训、短期交流、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出访交流达1000余人次;从2016年起,选派师生规模增至每年300名,资金投入增至每年千万余元,其中,2名访问学者每人补贴5万元,选拔10名优秀贫困生给予全额资助。 二是明确出国交流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组织学生进行自助式学习和生活体验,开阔视野;组织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培训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培训交流、合作院校教学与生活体验;组织团队专门研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运营体制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出版中德高校联合编著的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专著《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调查与研究》。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协同研究。 成立德国研究院,汇集中德高校的研究力量,共有专、兼职研究员30余人,对德国的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开展综合研究,发挥教学科研中心、数据应用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学校产学研融合发展。 四是积极举办中外交流活动。 2013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探讨如何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85个中德高校、企业及机构的代表200余人参会,出版国际会议论文集《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2015年在学校召开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中国合作项目重庆推介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