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 你听惯的重庆景区导游词上新了

14.07.2019  20:52

去年,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重庆市文化旅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词的通知》,开始了全市景区导游词规范完善工作。截至目前,共规范完善导游词622篇、333万余字,其中A级以上景区导游词235篇、154万余字,A级以下景点导游词346篇、140万余字,区县全域导游词41篇、39万余字。

A

为什么要规范完善

按照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要求,此次导游词规范完善工作,首次对全市导游词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完善,从文学、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角度对导游词进行了检查、考究和把关。

在规范完善之前,部分城市网红景点、民营博物馆、文物点等存在着无导游词的问题,部分景区导游词存在着语言粗俗、讲解浅显、引人误解等问题。此次整改,在不同层次对不同对象进行了不同侧重点的导游词创作,掀起了重读导游词、重新挖掘审视文化旅游内涵、再塑重庆旅游形象的旅游文化热潮。

规范完善后的导游词,能够有力提升重庆旅游的美誉度,更加彰显旅游导览的吸引力,更加体现全市各景区景点旅游的亮点特色,有力推动重庆市旅游标准化建设。

通过规范完善全市导游词,能够彰显对游客的人文关怀,让游客通过导游词获得审美上、心灵上和精神上的愉悦,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重庆旅游的新起色、新气象,体会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旅游品牌形象,感知重庆“行千里·致广大”旅游文化内涵。

B

怎么规范完善

景区自审 实景修改

规范完善工作初期,由各区县宣传部、文明办、旅游部门组织和指导辖区景区景点先行自查修改导游词,没有导游词的景点组织了专业力量进行撰写。

同时,组织对该景区景点最熟悉、最资深的导游、专家,对照景区景点和游览线路,边走边核对、边走边修改、边走边润色,对导游词进行核实提炼、完善丰富,不放过一处细节,不遗漏一处精彩,充分展现景区景点文化和自然的独特魅力。

区县初审 实名负责

各区县组织文化、旅游、党史、地方志、民政等部门及专家对导游词进行了初审,并实行署名制,落实“谁审改谁负责”,明确由景区负责人、旅游部门负责人、文明办负责人三级把关,落实“谁报送谁负责”。

各区县严格审查把关导游词内容,对导游词中的典故、传说等内容进行了去低俗化,提升导游词的文化内涵,增强导游词的导览趣味。

专家精审 实地调研

为充分展现导游词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语言优美,组织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大学5所高校旅游、人文等学院的92名专家、教授,利用暑假假期时间,冒着烈日酷暑,实地走访调研求证,在事实“”、文化“”、语言“”三方面下功夫,对导游词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史料考证,深入挖掘各景区景点蕴含的人文历史,提升导游词的文化魅力和语言魅力。

行业评审 实践考证

为保证导游词的操作性、适用性和趣味性,还组织了10余名资深导游、旅行社负责人、景区负责人等,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优势,重点对4A级以上景区及“网红”景点导游词进行集中评审,并反馈给各景区景点,由导览服务人员和游客进行体验,提出修改意见。高校专家再根据意见进行完善修改。

智能校审 实测勘误

导游词规范完善后,按照出版物文稿要求,采取“智能+人工”模式进行校审。运用专门校对软件连续运行三天三夜进行智能校审。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门校对组,历时一周逐字逐句完成人工校审。全面排查导游词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把好规范完善导游词工作的“最后一道关”。

专家变游客  实地体验景区游览

对于全市导游词规范完善工作,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刚至今记忆犹新。去年7月,冒着烈日酷暑,他和学院的十余名老师走遍了各个区县的景区,以游客的身份体验了景区讲解。

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里面有十余名老师,他们分别教授历史、地理、旅游、文化等课程,暑假期间走了60多个景区。”每到一个景区,赵刚都会以游客的身份先走上一圈,把遇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再在景区提供的导游词上进行查漏补缺。

在景区内,他会跟三方进行交流,导游词的创作人、景区管理方和游客。以游客的身份,跟前来游玩的外地游客聊天,为什么要到这个景点来,对景点哪些满意和不满意,和去过的同类型景点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谈话中,赵刚可以得知大部分游客的兴趣点在哪儿。

部分景点讲解的内容和游客想要听到的并不在同一个点上,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导游词,把景区单调死板的讲解变成以游客为中心的互动讲解。”除了改变讲解方式,在一些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导游词中,赵刚的团队还翻阅了大量资料,对导游词里的传说和故事进行了查证、修改。

部分景点讲述的故事都有点千篇一律,为了吸引游客,有少部分内容比较低俗,即使是传说,我们也要找到它的来源,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从看风光到讲文化

万里长江第一索,重庆旅游第一站。长江索道一直是外地游客来到重庆必到的热门景点之一,来过多次的游客会发现,这里导游讲解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

景区内的黄葛树,是1987年10月24日索道通车典礼时,栽种的“记忆之树”。去年以前,这棵树可能给一些游客留下过印象,但它并没有出现在导游词中。此次导游词规范完善工作后,这棵黄葛树的故事成为了长江索道导游词的一部分。

导游词中写到,重庆,山太高了,路太陡了。生命,必须顽强有力,才能生存下去。就像重庆市树“黄葛树”,即使扎根岩缝,即便爬满石壁的根系裸露,也依然迎风昂首,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这,就是重庆人扎根山城、负重自强、开拓进取的坚韧性格真实写照。正是这不屈不挠的刚硬血脉,让重庆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开天辟地的方式,在原本没有路的地方筑起了“索道跨江、扶梯爬山、电梯攀坎、轻轨穿楼”等属于自己的路。

曾经讲解的重点放在风光上,解读山城外形,体验重庆特色。而现在,我们以‘江山一体景城融合,自然人文交相辉映’为讲解重点。”长江索道的导游词从此前的4000字增加到现在的近万字,不仅为游客讲述“飞越山城,鸟瞰重庆”的秀美风景,更将重庆的文化向游客倾述。

网红景点有了导游词

规范完善导游词是此次的重点,但一些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新景点也成为了受益者。

渝中区现有等级旅游景区13个,其中4A级景区9个,单位面积等级旅游景区密度为全国之最,导游员超过了8700人。去年,渝中区规范完善景区导游词60余篇,为了讲好渝中故事,更广泛宣传渝中旅游,在辖区内新起的景点开展了撰写导游词工作。

李子坝轻轨穿楼,近年来得到了不少外地游客的青睐,为了增强游客体验感,渝中区不仅在这里修建了观景平台,还找到了红樱桃义工协会专门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及讲解工作。

从去年开始,樱桃义工协会每个周末都会安排4至5名志愿者来到这里,进行志愿服务、文明劝导,同时也会为游客讲解景点故事。

李子坝观景平台、二厂、山城步道这些地方,我们都撰写了导游词,同时安排志愿服务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加入了讲解服务。”渝中区导游词规范完善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撰写、修改了导游词之后,他们还组织景区景点和导游协会共同学习了新导游词。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冯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