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综合改革给百姓带来红利
投入1亿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投入6.4亿元,在28个区县的200个行政村实施基础设施、文体娱乐、环境整治、金融商贸等145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眼下,重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正深入推进。
2013年7月重庆获批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以来,着力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着力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重庆市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完善试点村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卫生,丰富文体活动,优化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幸福宜居指数;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管护机制。
从阶段成效看,近两年来,在增强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全市投入近1亿元,所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实现了“六有”目标:有方便群众的服务场所,有紧贴需求的服务项目,有简便快捷的办事流程,有规范顺畅的运行机制,有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有群众满意的服务效果。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投入6.4亿元,在 28个区县的200个行政村实施1450个项目,建成将增加农村道路里程7336公里,增加灌溉面积4.5万亩,增加蓄水43万立方米,改造村容村貌616万平方米,惠及农村人口近百万。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起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走过了10多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极大地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但当前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仍然突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纵观重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践,在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指引的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绩效评估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随着各项示范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重庆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积极了四个方面的经验。
思路明才能干得准。正视重庆集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市情,结合地方财力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状况,坚持点面结合,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为面,低标准全覆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点,大力支持试点村建设。
组织严才能干得快。横向协调,市财政负责全市面上的组织协调、制度建设、监督指导等,试点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靠前指挥”,试点村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上下联动,市财政主要协调制定标准体系,联合发改委等部门组成标准体系课题研究组。区县财政协调涉农部门集聚项目资金。乡镇财政所做好建设规划,负责建管维护。
制度好才能干得实。出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补助资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等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流程梳理和规范,重点强调了项目集聚、运维管护、绩效评价、公开公示等事项。
舍得投才能干得好。按每个行政村补助1万元的标准,支持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公及服务设施设备,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已实现全市8255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按每个村每年补助100万元的标准,支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按照村均5万元/年设立基本公共服务运行管护经费,资金除试点专项经费外,整合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维修补助、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及网络维护专项补助和安排用于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的其它经费,规定资金专项用于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运维、管理和修缮等方面,保障项目长期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