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诗地图:诗意生活在重庆

29.11.2018  21:17

重庆地理地图微信公众号消息,自古以来,重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厚重深远的文化历史让历代文人墨客留步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在巴渝大地留下了灿烂诗篇。“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些源于巴渝的名诗名句流传千古,家喻户晓,或是赞美重庆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或是托物言志,感时伤怀,这些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也是巴渝文化的瑰宝,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巴渝人的精神世界。

提到重庆的古诗,自然绕不开中国“诗城”——奉节,这颗三峡明珠有夔门的雄峙,瞿塘的幽深,更因为诗人的到来熠熠生辉,墨客骚人至此,无不游目骋怀,吐纳珠玉之声,“诗圣”杜甫在流放奉节的两年多时间里,写诗430余首,刘禹锡在这里开创了集巴渝民歌精髓的“竹枝词”新风;

行到巫山必有诗”,神秘的巫文化、浪漫的神女峰、秀美的三峡开创了诗人们的盛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瑰丽诗篇,从屈原吟唱巫山神女的爱情,到元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哀痛,在中国诗词的历史中,巫山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本期为大家特别推出《重庆古诗地图》。我们挑选了各区县能代表当地特色的古诗,它们或是描写自然风光,或是叙述人文历史,或是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诗句,这些古诗汇聚成了本期重庆古诗地图。请大家跟随我们的地图,穿越时空,感受热情的重庆城遇见古老的古诗,交汇出的巴渝情结与文化。

渝中

重庆府

[清] 何明礼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烟火参差家百万,波涛上下浪三千。

锣岩月峡谁传去,要使前贤畏后贤。

有着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之称的渝中半岛在清代诗人何明礼的笔下格外热闹,两江环抱,舟楫往来,灯火阑珊,重屋累居,山、水、城的在寥寥几句里相得益彰。明清时期,大量移民进入重庆,水路商贸发达,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繁荣,推动了重庆的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高潮。

奉节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国“诗城”奉节地处三峡要冲,大山大水在这里汇聚,造化出了气势磅礴的雄奇景观,巴楚文化在此交汇,独特的三峡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灵感。时任夔州刺史的刘禹锡,以三峡民歌为基础,开创了《竹枝词》新风,使民间歌谣“雅化”,这首诗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巫山

离思五首 (其四)

[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行到巫山便有诗,对李白来说是“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的怡然,但是对元稹来说却是无尽的思念,用巫山的“”、“”、“”来表达对妻子的情谊,面对如此大好的景色,心爱的人却已离去,全诗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云阳

子规

[唐] 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永泰元年(765年),蜀中大乱,人事更迭,杜甫从忠州(今忠县)返京路上,客居云阳,在云阳留下30余首诗。这首诗峡里有城,城里有江,江上有楼,在这样的江边小城,思乡难归,诗圣的苦闷失意只能寄托于云阳山水中。

丰都

题平都山

[北宋] 苏轼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丰都名山原名平都山,极盛时期,平都山仙山之名远扬,四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诗篇。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北宋文豪苏轼登游平都山,意气风发,写下此诗,诗中平都山地势高阔,令人心旷神怡,从那以后,人们变将平都山改名为名山,沿用至今。

原标题:诗意生活在重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