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传承中创新 释放文物魅力
洋镐、洛阳铲、铁锹……一面工具墙上,各种各样的考古工具挂满墙面,工具墙左侧的展示柜中,30余件陶器古朴精美。
柜中,一件独特的陶壶吸引了来者的注意,黝黑发亮的壶面上,是高温烧制出的美丽纹路。“这是一个仿古文创咖啡壶,需要加上漏斗状的滤杯一起使用。”“T7A2一起考古咖啡”联合创始人赵清宇说。原来,这里是一家考古主题咖啡馆。
顾客在参观考古主题咖啡馆。新华社记者 朱高祥 摄
沿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顺坡而上,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文创公司联合打造的考古主题咖啡馆里飘出阵阵咖啡香气。考古主题咖啡馆的建立,是近年来重庆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彰显历史文化魅力的一个缩影。
重庆共拥有2.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8.3万件可移动文物,近十年来累计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30余项。今年以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项目(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重庆故事馆、枇杷山书院)建成运行,系列文创产品集中发布,主题沉浸式话剧受到年轻人喜爱……在重庆,越来越多创新产品不断拓宽考古边界,延伸文物价值链。
咖啡馆里的3张海报上,以古代巴人崇拜的“战神白虎”为形象创造的专属IP“白小虎”,一个骑着摩托车奔赴考古现场,一个拿着铁铲寻找文物,一个细致修复文物,既创意新颖,又把考古人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印有传统纹饰花样的文创背包、雨伞独特别致;融入考古元素的咖啡饮品、餐具器皿等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展示重庆考古研究成果。
“不仅如此,咖啡馆也是一个公共空间,通过定期举行的沙龙活动,让文物考古知识走进社区、亲近大众。”赵清宇说。
来自重庆邮电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邓玉莲正抚摸着文创茶壶爱不释手。“在这里,抽象、厚重的历史变成生动、活泼的手办和周边产品,这种历史文物和文创产品的结合特别有趣,既有历史文化元素,又充满艺术感。”
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内一栋古朴的建筑里,一场别具一格的沉浸式戏剧正在上演。亲自扮演一个戏剧角色,每一个观众既是观看者,也是演员。
“该处旧址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个建筑空间,我们结合它本身的历史文化故事,打造了沉浸式话剧《雾起江州》。”重庆长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枇杷山宝库项目主理人覃思思告诉记者,不可移动文物不再仅仅作为展厅或展品,而是通过文化内涵的延伸注入新的业态。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不少游客专门前来“打卡”。
“以前都是坐在观众席看话剧,这是头一次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推动故事发展,并通过我们的走动和故事线去把这个建筑和话剧联系起来,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观众鞠强说。
观众在沉浸式剧场体验馆中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宇轩 摄
考古主题咖啡馆楼上的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内,游客正通过数字虚拟展陈体验粘贴拼接陶片。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是“三馆一院”项目之一,以文物数字化、考古互动化展示方式,向公众普及文物及考古知识。
游客在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内体验。新华社记者 王宇轩 摄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表示,通过“考古+科技”“考古+旅游”“考古+市场”等方式,不断助力重庆考古形象更“靓”、巴渝文化更“活”、文旅融合更“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最大程度释放文物魅力。(记者李晓婷、吴燕霞、王宇轩)
编辑: 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