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地响应“熄灯一小时” 星光下的城市更美
江北嘴熄灯前照片
昨晚,渝中半岛与江北嘴熄灯后的照片。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54321…熄灯”,昨天是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也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号召个人、家庭能在当天20:30~21:30关灯一小时。这个活动最主要的目标不是节电,而是遏制气候变暖,希望让居民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大家意识到一个小小的动作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已经成为全球环保爱好者一年一度的传统仪式。在中国,今年的主题为“能见蔚蓝”,昨晚市内多地响应“熄灯一小时”活动,表达环保理念。昨晚8点半,重庆大剧院等多个重庆地标性建筑都准时熄灭了景观灯,一向以“最美夜景”著称的山城重庆,熄灭了灯光后,点燃了星月。市民也以夜跑等别具创意的方式响应活动,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重庆大剧院 星月下的城市更美
昨晚8点30分,记者来到重庆的著名地标重庆大剧院,此时,原本播放重庆形象片的大屏幕,停止了播放,沿边的轮廓灯也一一关闭,璀璨的大剧院瞬间淡了下来。
专程来嘉陵江边散步,看熄灯的谭博宇和妻子,吹着河风,走走笑笑。“以前我们在学校谈恋爱的时候,就喜欢暗淡一些的灯光,两个人互相说说笑笑,只能牵着彼此的手,听着彼此的笑声。”谭博宇告诉记者,熄灯后的重庆,让他回忆起了校园恋爱的青葱时光,时间仿佛倒转。
“没想到熄灯的重庆夜晚,别有一番滋味。”谭博宇说,对面解放碑的各种射灯也黯淡了下来,重庆显得更加宁静,更为神秘。
西南大学 同学点蜡烛畅谈低碳生活
西南大学楠园学生宿舍前,在同学们齐喊的倒数声中,宿舍的所有灯光一齐关灭。同学们用蜡烛摆出了“60+”的图案造型,高声呼喊出2015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能见蔚蓝”,用行动倡议关注环保,保护地球。
在活动之前,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个星期的环保知识宣传,号召大家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电源,熄灭不必要的电灯。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低碳环保意识。参与活动的大二女生邱小红说:“关爱自然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边走边看,投入热情,可以升华成对生活的爱。”
奥体中心 夜跑人跑出健康“地球一小时”
昨晚8点30分,重庆奥体中心前出现了近40名“夜跑人”。他们身穿统一的白色T恤,在路灯、车灯的照射下,胸前、背后用反光布印上的“我不开灯,夜跑”字样,十分耀眼。记者在现场采访得知,这群“夜跑人”来自南岸某公司,他们想以这样的方式,跑出最健康的“地球一小时”。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群“夜跑人”沿着奥体外围绕圈而跑,有的快速冲刺,“我女儿4岁,想带她也来体验一下。”张维是名80后,昨晚的夜跑中,她带着女儿也加入进来。张维告诉记者,自己和女儿都是第一次为“地球一小时”而做出实际行动,但她认为很有意义。“很多都市上班族,身体都亚健康,我认为,下班后回到家,可以带着家人到户外夜跑。家里不仅熄灯节约点,自己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重庆大学 人力单车点亮“地球灯”
昨晚8点,记者来到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地球一小时”活动现场,不少同学围着一颗蔚蓝色的球形吊饰自拍合影,球形吊饰一旁还停放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和一棵嫩绿色的纸树。记者注意到,嫩绿色纸树上“长”了不少真树木的落叶,树叶上是一些手写签名。
“10、9、8……3、2、1!”“地球一小时”活动即将到来之间,现场同学高声倒计时。随着倒计时结束,那颗蔚蓝色的球形吊饰,突然一闪一烁地在人群中发出了并不那么明亮的灯光。通过灯光的照亮,球形吊饰表面上地球仪模样图案清晰可见;而发光亮度,并不稳定,而是随着一旁蹬自行车的同学的运动节奏闪烁。“这就是我们的‘地球灯’,靠人力自行车的机械转动,带动微型发电机来提供能源。”重大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活动策划人之一的齐浩坚,手持荧光棒站在“地球灯”前向现场同学介绍眼前这一怪异的发光球形吊饰。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的“地球灯”由重大城环学院科协、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新生舍区等多个学生社团的10余名同学,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合力DIY完成。其中自行车发电机,是同学们花900元网购而来,其他的配件均由以往活动使用的木架、破布和环保纸张等做成。
商报记者 余常海 肖祥丹 郑旭鹏 刘翰书 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