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部门努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0.07.2015  18:05

  近年来,重庆市农业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农业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和部署,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依法履职,扎实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突出成效,努力确保了重庆市“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监管能力不断增强。重庆市农委通过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细化量化监管内容、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负总责,市、区(县)、乡镇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机构与生产主体责任明晰,监管、检测全覆盖的立体监管模式。重庆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了对区(县)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目标任务层层落实。乡镇监管站制度建设、运行管理、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督促巡查等工作有序展开。全市配备农残速测设备的乡镇达到685个,覆盖了82%的涉农乡镇,检验检测支撑能力有效提升。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省级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追溯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完成了《重庆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的修正,生猪及畜禽屠宰统计、监管、执法制度日趋完善。近3年,据农业部对重庆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监测总合格率96.86%,畜禽产品总合格率99.75%,生鲜乳抽检合格率100%,地产水产品监测合格率100%。重庆市农委被评为农业部2014年专项工作延伸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优秀单位”、“农业投资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优秀单位”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优秀单位”。

二是“三品一标”稳步发展。重庆市争取并实行了“三品一标”获证单位直补政策。实施“严格证前培训、严格认证程序、严格材料审核、严格现场检查、严格认证标准”“五严格”措施,“三品一标”发展呈现了“稳步推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2014年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687个,总产量83.14万t,创年度认证数量新高。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79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防伪标志2160万枚。截至2014年底,重庆市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总数为240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87个、绿色食品679个、有机食品9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2个。

三是专项整治效果显著。深入开展了“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和“农资打假”7个专项整治,连续3年实现了企业自查面、隐患排查面、隐患整治率3个100%。端掉了一批假劣农资制售黑窝点,整顿了农资市场秩序。重庆市涉农区县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全市高毒农药经销门店由8226家减少到定点的619家。推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严格行政审批,强化了对饲料生产销售行为的监督检查。

四是农业标准化不断推进。近3年,重庆市新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89项,落实资金7100万元,实施“三园两场”示范项目326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实施丰都、江津、梁平、云阳4个国家级和万州、涪陵、永川等24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推动了农业标准的示范应用。积极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荣昌区、潼南区、垫江县等区县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五是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加强。重庆市常年将应急管理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纳入了对区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培训内容,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迅速妥善处置了涉及重庆的“麻雀抢食大米成批死亡  ”和“江西高安病死猪肉”等重大舆情。

    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农业部门将重点抓好5个方面工作。一要以全面增强综合能力为目标,推进监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基层执法监管队伍、质检体系支撑能力、监测评估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二要以夯实质量安全产业基础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深化标准实施示范,稳步发展“三品一标”。三要以集中治理突出问题隐患为目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投入品源头监管,深化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启动实施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计划。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实施检打联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努力实现企业自查、执法检查、隐患整治“3个全覆盖”和违法线索及案件查处率、举报受理率和案件信息公开率“3个100%”的目标。四要以示范创建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带动治理水平总体提升。在投入品监管、过程控制、准出准入、综合执法等方面真抓真创,探索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的监管模式。五要以加快建设追溯体系为突破口,构建全程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建成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省级平台,逐步实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