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展“精神脱贫”行动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
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镇,有一支为宣传“精神脱贫”而成立的“夕阳红宣传队”。当初,宣传队队员全是爱好文艺的大爷大妈,后来当地脱了贫的村民也参与进来,他们自己表演自己的脱贫故事,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我市农村,没有技能、没有技术的贫困户大有人在。这些人并非全都年老体弱、病重身残、天灾人祸,但就是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甚至是越扶越穷。缺乏知识和技能,是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物质扶贫,可以解一时之困,但很容易跳入返贫的怪圈。而精神扶贫,让贫困人群有了一技之长,有了立足之本,就更能从根本上拔除贫困的根源。
为此,我市扶贫部门开展了针对扶贫对象的“精神脱贫”行动,通过扶贫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实现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展。
靠培训
“山里汉”一年能挣10多万
今年56岁的张书海,原住在城口县东安乡兴田村一处海拔1300米的偏远山村里。一家5口人,只有一间破旧的老式木屋,每天都要走2个多小时山路去打水吃。
2011年起,依托东安乡亢谷景区的旅游资源,乡政府鼓励住在高山偏远地区的农户下山开农家乐。
生活虽然清苦,但张书海当时却并不愿意。他说:“我家几代都是农民,只会老老实实种地。”
2013年,经过儿女和村干部的多次劝说,张书海和老伴最终答应搬迁。为了解决张书海一家搬迁后的生存问题,城口县扶贫办推荐张书海免费参加农家乐技能学习班。
刚开始,张书海和老伴是两眼一抹黑。“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建议我学烹饪,老伴学习服务工作。”张书海回忆,开头学起来有些吃力,不过课程丰富详细,到后面总算是摸到了门路。不仅如此,张书海和老伴都参加了免费的礼仪接待培训。“我们山里人不太讲究,但现在要接待城里的客人,总要像个样子。”张书海笑着说。
近年来,东安乡亢谷景区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短短3年,张书海和老伴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就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年夏天旺季时客源不断,需要提前预订才有房间。2015年,张书海农家乐的餐饮、住宿、为他家带来了10多万纯收入。
张书海估算了一下,今年夏季至少能有15万元的收入。张书海笑开了花,“通过培训,我们学到了挣钱的本领,比直接给钱还实惠。”
学技能
家门口打工月赚1800元
贫困群众不能致富或返贫,往往是缺乏技术。
家住开县温泉镇的刘红秀正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妇女,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长期闲在家中。今年38岁的她,丈夫在外地打工,家里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一儿一女需要抚养。
在搬到温泉镇前,刘红秀也是开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人员中的一员。不能务农后,刘红秀在家整整闲了半年多,“那时候闲着没事就去打牌,有时候都忘了回家做饭。”刘红秀说,她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文化不高,什么都不会、也不懂,除了种地还能靠什么赚钱?
要抚养孩子和老人,刘红秀一人的压力非常大。温泉镇干部了解情况后,建议她去参加扶贫部门免费的技能培训。
“扶贫办的同志建议我去学习缝纫技术,好歹掌握一门技能。”刘红秀说,培训课上,老师讲得很仔细,自己上手也快。培训不过半个月时间,刘红秀就掌握了基础的缝纫技能。
如今,刘红秀就在自家楼下的玩具厂上班,主要做缝纫工作,每做一个小件有5毛钱,平均每天能做100多个,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就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
“以前闲在家里浪费时间,现在不仅可以照顾到老人小孩,还可以赚点钱,学习手艺太有用了。”刘红秀说。
用知识
改变贫困家庭子女命运
今年20岁的朱茂轩,一个来自武隆县火炉镇万峰村一贫困农村家庭的女孩,现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学习酒店管理。朱茂轩的父亲常年在广东务工,母亲在家种地,家庭经济压力较大。
2013年初中毕业后,朱茂轩以7分之差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
“当时,我特别伤心,正在家准备收拾行李去广州和父亲一起打工。”就在此时,朱茂轩了解到市扶贫办推行的“雨露计划”。村干部告诉她,可以去重庆读书,不仅免除学费、住宿费,每月还有一定金额的生活补贴。
这个消息像雨后彩虹一样照亮了朱茂轩和父母的心。
“除了每学期500元的书本费,两年来我基本没有从家里拿过钱。”朱茂轩很开心地说,由于节省了读书这一笔费用,现在家里情况好转许多。
“雨露计划”不仅解决了朱茂轩的实际生活困难,还在精神上给予了她极大地鼓励,“每次上课想要走神时,我都会提醒自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校期间,朱茂轩品学兼优,表现优秀。即将毕业的她现已和市内一家高档酒店预签了用工合同。
近年来,重庆扶贫部门专门开展了针对扶贫对象和低收入群体的“雨露计划”扶贫,通过扶贫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实现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从而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扶贫系统每年花在技能、创业培训上的资金超过亿元。至今,全市扶贫系统开展的各项培训,培训人数达120多万人。以前都是救济式扶贫,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庆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物质上的帮助只能让农户短暂脱贫,但很快又会出现返贫现象,希望通过“精神脱贫”,让贫困群众获得手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