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42℃昏迷不醒 重庆市急救中心接今年首例热射病人
急救中心医护仍在全力抢救胡先生
7月19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7月20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了解到,19日,急救中心通过“120”接收到该院今年以来首例热射病人,经过一系列抢救,目前,病人仍未脱离危险。
工地上突然昏倒 体温达到42℃
“快点来,我们工友中暑昏倒了,喊都喊不答应了!”7月19日上午10点49分,重庆市120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报警,在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有工地工人在干活时突然晕倒,“全身都在抽,皮肤滚烫!”
接到报警,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20急诊医生伏玲立刻坐上救护车,赶到了位于渝中区七星岗通远门协信渝中城公交车站人行道旁的现场。到达现场后,茯苓看见花台上,1个40多岁的男子皮肤通红,无论旁边人怎么呼喊,都没有回应。此时,男子的工友已经解开他的衣服、用打湿的纸巾放在患者胸口身上降温。
伏玲立马给男子测了体温,“42°!”这个数值把身为医生的他都惊讶了,“即使发高烧,一般人的体温也达不到这个数值!”
伏玲询问工友后得知,男子姓胡,是贵州到重庆来打工的。19日上午,他和其他工友从早上6点开始,就在进行户外劳动。一直到上午10点过,男子突然昏迷。综合现场情况,她初步判断该患者为严重中暑,引起昏迷。
多种手段降温 近4个小时降温5°
19日11点25分,昏迷中的胡先生的被救护车送到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科抢救室。
接诊胡先生的重庆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丁一回忆,胡先生到抢救室时,体温已经超过了42°,处于非常罕见的高体温,并且开始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也进入了深度昏迷,“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每分钟12下左右,他已经达到了30次左右。”同时,胡先生血压下降、意识深度昏迷、伴有抽搐,这表示由于体温过高,已经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进过一系列检查,胡先生被确认为热射病,这也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今夏收治的第一位热射病人。随后,急诊科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胡先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将体温降下来,医生们给他安置了胃管,注入了300毫升冰盐水,同时静脉输液形式输了500毫升冰盐水。
物理降温也在同时进行,医生们隔着单被,用冰袋包裹在胡先生的各大动脉所在处。同时,将他放置在“冰毯”床上,忧伤带上“冰帽”,利用各种手段,尽快进行降温。
由于胡先生不停抽搐,为避免过多电解质缺失和脑部保护,还给患者输入抗生素防感染、营养神经药物和镇静药物等。
下午12点50分左右,胡先生体温下降至39.6℃左右,他停止了抽搐,各项生命体征也慢慢平稳,下午3点,经过近5个小时,胡先生体温下降至37°。
虽然体温终于下降至正常水平,但目前仍未脱离危险。重庆市急救中心急诊科主任黄健介绍,由于患者不停抽搐,为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和脑部保护,目前患者继续使用冰毯机控制体温,并使用镇静控制抽搐,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感染等处理,“我们仍然在全力抢救,尽力挽救患者生命和避免严重的后遗症。”
清热高温防暑 要注意补充电解质
“每年都有部分市民有轻微中暑,需要出急诊帮助,每年也有一两例这样严重的中暑危及生命的病例,所以预防和早期自我防范十分重要。”黄健介绍,连日的连晴高温,很可能引起中暑,如过市民不可避免要在室外无空调区域活动,首先要避免太阳直晒,不论男性女性,都应有打伞或者戴帽防直接暴晒的意识。
在高温环境下过久,出汗失去身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市民还应积极补充含有电解质水分,有条件可以喝一点盐水补充电解质。
中暑的发生还与劳动强度有关,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一定要注意休息、降温,不能想当然觉得自己可以坚持,就持续高强度劳动。大家还应重点关注老人、孕产妇、患有疾病特别是甲亢类市民,这部分人群也相对容易中暑。
黄健提醒市民说,如感觉头晕、恶心、心慌、乏力、脉搏跳动过快,这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注意防暑降温。如果身体的人出现中暑症状,市民应尽快拨打120请求帮助,迅速帮助患者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同时对患者进行降体温处理,并补充水分,最好是含电解质的水分如盐水等。
相关链接>>
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等严重后果。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病死率较高。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