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质监局:渝钢结构产业初步构建起标准体系

05.08.2016  13:35

  8月3日,记者从重庆市质监局获悉,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已编制完成多个企业标准,同时,重庆市标准主管部门和相关区县也编制完成钢结构产业的多个相关地方标准。这意味着我市钢结构产业,已初步构建起标准体系,为下一步的规模生产和市场准入,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和钢筋水泥建筑比较,钢结构建筑用工更少,工期更短,成本更低,且抗震性好、安全系数高、建筑生命周期长。在欧美发达国家,近五成的建筑是直接用钢材建成的。2015年底,由重钢集团发起,重庆城投、重庆地产、重庆建工、重庆高速、重庆交开投等6家企业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进行产业孵化,重庆将打造一个基于钢结构、覆盖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的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从2016年起,我市政府投资、主导的办公楼、保障性住房、医院、学校、体育馆、博物馆、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历史建筑保护维护加固等,以及大跨度、大空间和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从规划设计开始全面应用钢结构。

  据悉,钢结构产业标准体系,涉及到复杂而庞大的技术指标。为构建标准体系,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和市、区两级质监局,共采集钢结构设计国家标准9个、行业标准51个、地方标准38个,收集钢材、钢制品与材料标准32个,紧固件产品标准8个,以及钢结构标准图集72本,耗时近半年。本报讯 (记者 吴刚)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