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帮企业降低成本招数多
重庆崽儿陈坤主演的《火锅英雄》在全国上映后,重庆火锅跟着火了一把。
让重庆火锅火起来的原因不仅仅是这部电影,更有5月开始全面实施的“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按现行营改增政策,经初步测算,我们公司税负比以前降低4个点左右,每年可减税40余万元。”重庆江由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罗霏说。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庆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为企业降低成本,在规定动作上,力求做得到位;在自选动作上,大胆创新实践,充满新意。
以重庆火锅为例 看“营改增”如何为企业松绑
提到为企业降成本的规定动作,“营改增”首当其冲。
改革前,火锅等餐饮行业营业税适用税率是5%,“营改增”后,火锅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是6%。税率明明增加了,但为什么企业的税负反而降低了?
罗霏算了笔账:公司2015年年收入为1000万元,缴纳营业税50万元。参照这个收入数据,按照生活服务业增值税6%的税率计算,增值税约为60万元。
该公司70%的成本都是餐饮原材料采购,为保持火锅的口味,绝大多数都是在附近采购的新鲜食材,成本在400万元左右。“营改增”之前,这部分是没办法抵扣的,现在这部分原材料可以享受13%的抵扣额度,再加上其他项目的抵扣,比如一年电费30余万元,取得专票后可以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金有5万元,减税幅度真的很大。
南岸区枇杷园食为鲜火锅店店主邱松对于“营改增”减税政策充满期待。在区国税局“营改增”培训时,他得知如果自己是一般纳税人,不仅火锅所有原材料可以抵扣,其估值约800万元的在建不动产还可以进项税款抵扣的政策,于是立即向税务人员咨询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流程。
重庆京东方坚持创新有“后盾”
除了“营改增”减税外,我市还结合实际打出减负“组合拳”,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我们能做到一路坚持创新,除了企业理念,更离不开税收政策给予企业的信心和支持。”重庆京东方财务总监张建强说。
朝着“中国智造”的方向,包括重庆京东方在内的京东方集团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仅2015年便新增专利申请量6156件,集团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40000件,位居全球同业前列。
来自两江新区的数据显示:重庆京东方仅2015年度已备案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到了6067万元,投产以来累计享受各项税收优惠达2.02亿元。
谈及重庆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涉税服务,张建强表示:“税收优惠政策备案非常便捷,退抵税流程简单、到账很快。自2015年3月投产到2016年4月底,企业已收到退税款1.66亿元,都是当月申报当月到账。这样的高效率服务保证了公司资金流的正常周转,让我们有充沛的资金和充足的信心投入研发。”
使用“应急贷”基金 平均成本不到社会融资的2%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这在中小微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到期后,必须偿还原有贷款才能续贷,这时候就需要一笔短期“过桥资金”。苦于没有融资渠道,不少中小微企业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高息的民间贷款或小贷公司。
针对这个难题,重庆于今年1月成立了5亿元规模的“应急贷”基金。截至5月底,已完成续贷手续、实施转贷的企业有92家,使用政府转贷资金累计5.02亿元,而92家企业支付转贷资金使用费为28.35万元,仅为社会融资成本的1.88%。
重庆雅丰电器有限公司就从中尝到了甜头。今年3月初,公司在银行的贷款到期,需要一笔“过桥资金”进行续贷,财务科主管高秀群在“渝北区工业企业联系群”里看到工作人员发布的“应急贷”基金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填写了申请表。让她没想到的是,审核很快通过,将盖有公章的申请表提交到银行后,1000万元资金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如期到达账户。
高秀群告诉记者,使用“应急贷”之前,她测算过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最低的也在10万元以上,而“应急贷”两天的使用费仅为4000元。
按照“稳信贷、拓直融、降表外”的思路,重庆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直接融资占比提高到35%左右,银行信贷稳定在45%左右,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降至20%以内,从整体上降低了全社会融资成本,大体比全国低1个百分点。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生态集群”顺应摩尔定律
电子信息产业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产品性能就要增加一倍、价格下降一半,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不仅仅是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就是‘快鱼吃慢鱼,新鱼吃老鱼’。”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说,面对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巨大压力,重庆的应对之策就是建立“生态集群”,以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应对技术变革要求,以本地配套冲抵成本控制压力。
在渝北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记者看到一个与单一产业的工业园区截然不同的景象:全球最大软件及服务提供商美国微软公司、全球最大微处理器IP提供商ARM、全球移动计算领导者美国高通、亚洲最大跨境支付清算平台钱宝公司……70多家电子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于此,形成“硬件与软件混搭、开发与应用协作”的产业链条。据了解,预计到2020年,这里将汇集龙头企业30家、核心企业300家、总部注册企业100家,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与此类似,永川区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聚集了固高科技、广州数控、台正集团等130多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基本形成了整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相配套、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在重庆京东方项目的带动下,法国液化空气、住友化学、美国康宁等17家产业上下游“巨头”落户两江新区,打通了液晶面板产业链条各关键环节,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降低物流成本 中欧班列运营成本降四成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一直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让在此安营扎寨的企业受益。
5月15日,一列载有一批12吨重大型设备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德国。这趟班列从重庆出发,沿渝新欧铁路线,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一路抵达终点德国杜伊斯堡。
“这是一家来自深圳的制造企业的产品,当初在选择运输方式上颇费心思。渝新欧有时间和价格上的优势,运输成本是空运的1/5,时间上比海运要快近2周。”重庆欧陆通国际物流负责人易桥说。
在降低物流成本上,重庆下了大功夫:通过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枢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推动枢纽港区、重点物流园区和工业园互联互通,打通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并通过促进通关一体化,降低口岸运行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物流效率,使渝新欧运营成本比开行之初降低了40%,运行周期也从16天缩短到13天。
据统计,通过推动制造业整机、零部件和原材料一体化布局,提高本地化配套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如今在重庆,一台打印机零部件的物流成本,已经从30元降低到3元。
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重庆多方发力降低电力、天然气等要素成本。政府通过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采取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取消电价中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费市级征收部分等措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政府还下调了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具有调峰能力的工业企业用气从过去的2.84元/立方米降到目前的最低1.84元/立方米,最大降幅超过35%。仅此一项,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