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立长效机制关爱留守儿童——让孩子们的童年洒满阳光
本报记者 崔 佳 龚 鸣
对于11岁的王唐思雨来说,每年春季开学都是又欢喜又伤感的日子。欢喜的是学校里又有了新的课程;伤感的是又到了跟爸爸妈妈说“再见”的时候。小思雨在重庆市北碚区柳荫小学上五年级:“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反正是在很远的地方打工,但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小女孩的坚强懂事令人欣慰,也令人心疼。近年来,为了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重庆市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让留守儿童拥有更快乐的童年。
心理辅导形成制度,“爱心父母”亲情补位
“地理距离很远,心理距离很近!”柳荫小学六年级学生刘羽桐说。眼前的这名12岁女孩,活泼乐观、落落大方,如果不是老师介绍,很难猜到她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她已有两年没见过母亲,与父亲见面每年也只有一次。
“一年前她也经常情绪低落。”语文老师刘华说,“为此,我们专门给同学们出了道题:‘说说刘羽桐的优缺点’。”一节课下来,小姑娘才知道自己在同学眼中有那么多优点。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下,刘羽桐变得越来越阳光。
在北碚区,每所小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除了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外,每位班主任都要接受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培训。很多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当起了“爱心爸妈”。
澄江小学的蒙玲老师,是10岁留守儿童官兴的“爱心妈妈”。除了在学习上对官兴耐心辅导,蒙玲针对他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的个性,还通过家访、打电话、一同游玩等方式关心他的心理健康。官兴偷偷地告诉奶奶:“我真想叫她妈妈!”
记者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目前全市有51.5%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90%的学校开展了对留守儿童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爱心父母”“代理家长”“党员妈妈”等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
关爱服务形成长效,合力托举“阳光童年”
近两年来,重庆新建、改扩建校舍38.7万平方米,改善344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基本保证了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的需要。同时,14个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有的区县每所中小学都配备了公共营养师,有的区县则全面实施了非寄宿制贫困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午餐”。
要想服务好留守儿童,先要摸清底数。重庆市教育系统组织学校每年春季学期开展留守学生普查登记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成长信息库,不断完善留守儿童个性、爱好、家庭等信息,目前建档率91.65%。
此外,为了构建共同关爱体系,重庆明确校内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学校主抓;校外由妇联牵头,乡镇、村社负责,鼓励其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关爱服务留守儿童,需要各部门联手,”北碚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区妇联联合区检察院开展了“心系女童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举办“对性侵说不”专题讲座,增强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2015年8月,武隆县24名留守儿童满怀欣喜地踏上了他们的第一次首都之旅。这次名为“山里的孩子爱北京”的夏令营是由一家公益俱乐部出资赞助的。带队老师徐军说,活动结束时,小营员们纷纷在志愿者名单上签字,承诺等自己有能力时也愿意奉献他人:“社会的关爱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他们一定能将爱心传递下去。”
家长培训坚持不断,拓宽渠道助力“团圆”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可缺失,因此,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必须坚持不断。在垫江县,县教委依托“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县妇联以“家教流动学校”为平台,通过组织专家授课、发送信息等手段开展“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服务。重庆市各方联手,力争把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帮扶做到实处。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小学学生向阳没有想到,去年中秋节前夕,他在课堂上“见到”了在外打工的妈妈。为了让留守儿童在节日感受到亲情温暖,重庆市教委下发了利用中秋、国庆节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活动的通知,其中要求学校免费开放亲情视频聊天室和电话。“过节时孩子们最想念父母,这时的亲情交流也最能抚慰他们。”木洞镇小学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视频聊天系统,全校百余名留守儿童可定期与父母“见面”。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好的方式是“不再留守”。重庆“两手抓”促“团圆”:一方面畅通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通道,实行随迁子女就学“零门槛”,出台了异地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的有关政策。目前,全市接受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1967所,接收随迁子女34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11.3%;另一方面加强职业培训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推进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助推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等项目实施,提高农村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全市各区县还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随着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不断增多,全市留守儿童数量由2010年的13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97万人,下降了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