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丨不掉链子!重庆怎样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版”?

16.09.2021  16:03

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重庆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上全面发力。

9月13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八次会议提出,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化。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重庆将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步伐,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宗申动力101工厂的1011生产线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要增强稳定性

  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让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是重庆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的基础支撑。

  重庆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体包括:强化精准调度,全面推进“链长制”,实施“一链一策”,畅通供需对接,建立备份系统,推进基础再造。

  近年来,重庆加快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稳步提高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本地配套水平,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保障总体稳定,已经建成较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完整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链。

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2.8%,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幅更是达到了13.2%。例如,重庆笔电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比三成左右,2020年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这与笔电产业链供应链相对齐全、配套企业贯穿产业上中下游分不开。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重庆产业链稳定发展仍存“隐忧”,电子、汽车、装备等产业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稳定与安全,依然是重庆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要求,更是未来要进一步强化的方向。

目前,重庆已梳理出33条重点产业链,理清了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品图谱和企业图谱,力争形成“产品+企业+技术”的完整体系。接下来,重庆还将围绕“十四五”时期我市“6+5”现代产业体系总体布局,着力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和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

▲长安汽车两江工厂智能焊接车间生产正有序进行。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要提升竞争力

如果说稳定性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强链”、锻长板则构成一座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重庆要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优势,建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就必须在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提升上下花更大力气、下更大功夫。对此,重庆提出3方面举措——

持续加强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引导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大强链补链力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新的增长点。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截至今年8月,全市推动实施348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105个智能工厂、574个数字化车间,8.7万家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迈上“云端”,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提高到25.5%,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在产业集群方面,重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计算机、摩托车、手机、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超过24%、29%、9%、6%;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今年上半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部分产业形成了一批领军企业,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9户,国家“小巨人”企业118户。例如,重庆汽车产业已形成以长安系为龙头、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优势产业集群供应链,配套企业中不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地配套率超过70%。

不过,“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不够长、产业群不够强,新兴数字产业规模不够大,领军企业的带动性、配套企业的支撑作用不够有力等,依然是重庆的短板。

对此,重庆推出一系列扎实举措:8月5日出台的《重庆市“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33条产业链关键重要技术需求》,针对技术“软肋”,逐一列出需求清单、提出具体的“”“”措施;随后出台的《重庆市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进行细化部署,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根据方案,计划到2025年,重庆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重庆工业产值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F08B热塑玻纤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要促进协同化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升级,不仅要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还要结合国家产业部署,找准“政策眼”,用足“含金量”。

重庆提出,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化,具体包括: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加强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协作,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成渝地区很多产业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川渝要立足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共同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

例如,今年5月,川渝两省市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将强化两省市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两省市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协作,带动的不仅是企业、产业发展。2020年,两省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万亿元,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为了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重庆、四川将协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接下来,重庆将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努力完善创新链、拓展价值链,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原标题:不掉链子!重庆怎样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