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扶贫专报第四十三期

13.06.2018  23:26

  

重庆黔江: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精准扶贫可持续

 

  黔江区地处渝东南中心地带和武陵山区腹地,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栽桑养蚕。脱贫攻坚以来,黔江区全力把蚕桑产业打造成该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构建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工、服装制造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截至2017年底,全区桑园面积达10万余亩,产茧4.17万担,收入达7800万元,户均收入达2.27万元,直接带动12.7%的建卡贫困户实现脱贫。今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全国摘帽县调查系列”进行开篇报道。

  一、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产业“组织化”“专业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全区茧丝绸产业发展指挥部,搭建指挥部、乡镇街道、龙头企业和养蚕农户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建成以区蚕业管理总站、区蚕业公司为核心、以乡镇蚕桑站为重点、以小蚕共育员为载体的区、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拥有技术队伍170余人,覆盖全区所有种桑养蚕大村。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 将蚕桑产业纳入乡镇街道财政转移支付范围,将转移支付额度与产业发展成效挂钩;2015年起每年整合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持续对栽桑管桑、设施建设、统防统治、养蚕售茧给予补助,实行蚕茧保护价收购。 三是严格考核管理。 实行蚕桑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区级层面对区茧丝绸产业发展指挥部下达各乡镇目标任务严格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乡镇严格落实专人、专职、专项指标、专项考核“四专”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产业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 一是招商引资建龙头。 从浙江桐乡招商引进茧丝绸民营企业,组建重庆市黔江区蚕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蚕茧原料基地建设发展)、重庆市双河丝绸有限公司(负责茧丝绸工业建设发展)两个茧丝绸龙头企业,并以两个企业为基础投资建设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努力使黔江成为辐射带动武陵山地区蚕桑产业大链条的核心。 二是新型模式提效益。 推行“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龙头公司与栽桑农户签订《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和蚕茧订购合同》,建立蚕业纵向一体化的利益联接与协调机制。 三是结合实际促发展。 围绕建成全国知名、重庆最大的优质蚕茧桑基地目标,结合黔江特色效益农业“十个一模式”(明确一个目标、组建一个班子、制定一个规划、下发一个文件、成立一个协会、创建一个商标、建好一个机构、打造一个基地、研究一套标准、落实一个保险),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土地集中经营,2017年养蚕大户占养蚕农户总数的21%,蚕桑产业正向规模化、集约化提速发展。

  三、拓展技术运用,实现产业“标准化”“规范化”。 一是注重向外引智。 与西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强蚕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原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向仲怀成立黔江蚕业院士工作站,积极开发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的桑、蚕新品种,推广肥料组织化供给、桑苗公益化供给、蚕粪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 二是注重实践创新。 通过学习借鉴和生产实践,形成适合本地栽桑养蚕的综合实用技术——“六化五配套”技术,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全区小蚕共育率及室外养蚕大棚、纸板方格蔟推广使用率均为100%,成功解决技术推广应用问题。 三是注重技术培训。 重点抓好栽桑养蚕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强推进栽桑养蚕标准化、规范化,逐步向省力化、自动化、机械化发展,不断提升蚕桑收益和优质水平。

  四、实施综合开发,实现产业“链条化”“立体化”。 一是纵向发展延长“产业链”。 以重庆市双河丝绸有限公司为引领,纺织、服装、地毯等10余家企业相继入驻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区,覆盖加工、丝绸、服装、贸易等各个环节。2017年桐乡丝绸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销售收入9.7亿元,出口创汇1821万美元,常年解决1100多人就近务工就业。 二是横向发展扩大“产业面”。 因地制宜开展“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桑+”立体农业、绿色循环生产模式,推广桑枝菌棒、桑枝生物质颗粒燃料、蚕沙有机肥料等综合利用技术。挖掘蚕桑生态功效、食用功效、景观功效、文化功效,开发以蚕桑体验、采桑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在濯水景区建设丝绸博物馆,大力推进丝绸文化发展。 三是放大生态效益“含金量”。 通过栽种桑树,近年来绝大多数种植桑树的地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零发生”,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2%。

  

(根据黔江区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