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拟立法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可拒绝摊派
重庆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备选城市,强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
今年7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协同推进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将制定《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由2020年立法计划中的预备项目调整为审议项目。
12月2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条例草案共5章72条,其中围绕破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企业视角”作出了相关规定。
遇上摊派企业有权拒绝
市场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条例草案从“企业视角”作了相关规定,破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要求企业出钱、出物、出力等摊派行为,无疑破坏了企业的经营权。条例草案规定,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对依法应当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各类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禁止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市场主体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摊派行为。市场主体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摊派。
同时,条例草案还强调了市场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益保护等基本保护。比如,规定“不得制定和实施歧视性政策”“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潜在供应商或者供应商”等。
此外,条例草案还强调对中小企业、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等的特殊保护。明确市、区县政府对中小企业实行扶持政策,应当从财政扶持、费用减免、金融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知识产权方面,要求本市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维权援助,强化新业态、新产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规拖欠账款
企业从开办、市场准入到退出,如何来畅通?
条例草案明确了对开办企业、市场准入、获得信贷、企业注销等市场主体成立、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的便利措施。
比如,重庆市推行申请开办企业全流程“一网通办、一窗领取”。申请人可以通过“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一次性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就业登记、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等业务。
在获得信贷方面,条例草案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广信用融资产品,为信用良好且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审批快捷简便的融资服务。
在企业注销方面,将优化流程。条例草案规定,市场监管、税务、人力社保等部门应当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注销成本。
此外,条例草案还强调了对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防止拖欠账款、纾困救助等涉企事项的规范。
在防止拖欠账款方面,条例草案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清理力度,并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建立防范和治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长效机制。
建立“好差评”制度 企业不满意限期整改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围绕打造公平、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条例草案作出了相关规定。
条例草案明确,建立线下政务服务中心、线上“渝快办”平台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相结合的政务服务主渠道;对投资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纳税缴费、不动产登记等从减少审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等方面进行细化;对跨境贸易便利化、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进行规定;对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加强政企沟通、建立“好差评”制度等进行规定。
关于“好差评”制度,条例草案规定,对“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评价事项,经查证属实的,有关单位应当限期整改;整改结果应当通过“渝快办”平台向评价人反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还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环节强调了法治保障。
其中,从制度建设角度对涉企政策制定提出基本要求;从监管执法角度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包容审慎监管等进行规范;从提升纠纷解决效率角度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执行合同、文书送达作出规定;从强化法治保障角度对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人大监督等作了规定。
对照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等规定创新条款
在此次立法中,条例草案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规定了相应创新条款。
比如,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用18个条文对开办企业、纳税、跨境贸易、获得信贷、获得电力、办理破产等11个指标所涉及内容强化制度创新。
按照等高对接要求,将北京、上海等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全部吸纳入条例草案,规定了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探索动产担保试点、最大限度减少接入供电时限等内容。
条例草案结合重庆实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禁止国家机关开办企业、促进政府诚信履约、禁止违规干预市场等作出规定。
此外,按照川渝协同立法要求,强调了与四川省协同推进毗邻地区合作、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执法司法联动协作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