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万寿桥的传奇故事
很久以前,邻水县到重庆古道途经江北后河仁睦滩,那时河上没有桥,来往只能在滩上涉水而过。
话说仁睦驿站有一绅士叫陈明威,人称明哥,平时仗义疏财,好打不平。那年为躲避抓丁服苦役,得乡亲帮助而脱逃外出经商。数十年后,已满头银发的明哥赚得大把银两返乡,见过往客商和乡亲们仍在涉水过河危险,萌生修桥念头。于是召来邻里乡亲说:“仁睦是邻渝两埠必经之地,而我们也在此长期生活,总是涉水过河非常不方便,我建议在此建造一座石桥,方便人们过往,建设所需银两乡亲乐捐一点,多少不论。捐银者名列红榜,并刻碑为记,功垂千秋!不足的部分全由我添上,不知众乡亲意下如何?”言毕,大家拍手叫好,一致赞成。
闲话休絮。银两凑足,招得八十开外的修桥“掌墨师”焦公明修建。不出三年,桥已建成,择良辰吉日,焦掌墨亲自踩桥。踩桥那天,看热闹的很多,其中有位百岁老翁,见这座桥修得结实美观,赞叹不绝,并信口吟道:“年近半百才讨亲,传宗五代到如今。手牵玄孙来踩桥,千年古迹万寿春!”吟罢,向焦掌墨拱手至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平地起水三尺,一棵合抱大树被连根拔起,顺水向新桥飘来,有毁桥之险。焦掌墨泪流满面,跪地长叹曰:“苍天啊!工人们千辛万苦建成的桥,就要毁于一旦,我就卧桥共存亡吧!”说也奇怪,就在卧桥时,刹那间风平浪静,那棵大树于桥孔中顺利穿过,对孔桥毫发无损。人们欢呼雀跃,庆贺石拱桥大难不死,重获新生。
人们欢庆之余,却不见了百岁老翁,再寻,亦无踪影。有人说狂风暴雨时老翁降魔去了,也有人说老翁是上天派来测试焦掌墨诚意的。无论是真是假,二翁踩桥化险为夷,已造福于百姓。于是,人们以老翁诗句“千年古迹万寿春”中的“万寿”二字命名为万寿桥。
据古《修桥碑》记载考证,该桥建成后,曾经过明弘治十年(1497年)、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两次扩修,成为至今石质、四墩、五跨拱桥风貌,桥面平整,两侧砌石栏杆,方形垛口。桥拱顶浅雕“福”“寿”及博古纹,有“同治十四年岁次乙亥仲春月上浣吉旦建修”题字,桥身刻有“万寿桥”题记,古香古色,保存完好。
原标题:地名故事 |仁睦万寿桥的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