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朝天门水下丰年碑

21.05.2017  08:23

许多人只听说朝天门嘉陵江里头有座金竹宫,咋出来个丰年碑?金竹宫是个传说,丰年碑却是真的,历史上有记载。现在重庆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过。还有可能的是,以后永远都不能看到。

大家晓得涪陵长江里头有座白鹤梁,这白鹤梁上有长江水文资料记录的重要文字题刻,受到国家保护。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为保护白鹤梁,耗巨资修建水下博物馆。

天门外嘉陵江中的丰年碑,也与之类似。是一道水下石梁,大约长有一、二百米,石梁上有十二块从东汉到清康熙年间的水文题刻。但是,丰年碑却比白鹤梁更少为人知,因此也显得更加神秘。

先看一下历史书上是咋个说的。《巴县志》载:“丰年碑,一名雍熙碑,或云义熙碑之误,一名灵石。在巴县城朝天门嘉陵江水底石盘上。碑形天成,每水落碑出则年丰,人争摹搨。非江水极枯不出,故数十年不一见。

二十世纪初的朝天门码头

二十世纪初的朝天门码头

丰年碑的出现,离现在时间近点的有几次,如,康熙二十三年,嘉陵江水特别枯,丰年碑露了出来。这是好多年后才出现的一次,为了纪念,府县衙门特别筹款在朝天门内建了一座楼,叫雍熙楼。过了二十几年,康熙四十八年,那年水也很枯,丰年碑再现。又过了几十年,到了乾隆五年,丰年碑又出现了一次。这次见到的有文字的碑石只有两块。一块为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宋晁公武丰年石题记》;一块为明朝孝宗弘治十六年《宋屈直等丰年碑题记》。汉、晋、唐时间的题刻都没有看到。这次丰年碑出现,使得重庆城万人空巷,争到起拥出朝天门,走下河去看。

最近的一次,据说是在1937年,那一年夏天天旱,上游来水少,丰年碑再次出现在重庆市民面前。这几十上百年的,才看得到一次。最近的1937年到现在好多年了?丰年碑好像也没有出现过。运气好的,可能还看得到了,运气不好的,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再说,三峡大坝建好以后,入秋后都要下闸储水,水一关起来,就要上涨,回水要到朝天门,要想见到丰年碑,怕是有点困难。

抗战时期的朝天门码头

抗战时期的朝天门码头

这道石梁之所以称丰年碑,旧时的传说是,只要这石梁露出水面,当年或第二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丰年碑难得一见,一旦出现,都会引起轰动,引起众人关注,尤其是文人墨客。因此,对于记载丰年碑的文字、咏颂的诗词也就很多。

有个巴县乡贤龙为霖,是康熙朝进士,当过潮州知府。回乡后在乾隆十九年,丰年碑从江底露了出来,龙为霖一听,马上就去看。他在石梁上又是洗、又是刷的,还用工具把石梁上刻石的笔画上的泥沙一一剔下来。对石梁上的文字,他祥细地做了记录。完了回来,把这天的记录进行了整理。龙为霖去看了,说是只看了明朝的、宋朝的题刻,其它的题刻都没有看到,是水、沙石冲刷掉了,还是没有看到,就不晓得了。这石梁上的题刻是哪些人题的,也说了,是姓晁的、姓张、姓李和姓冯等人的题刻。

许多都在说丰年碑现兆丰年,但也有不同的记载,说丰年碑现是现了,却不但不是丰年,反而是大饥荒,弄得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丰年碑见,是年,乃大饥。

开埠时期的朝天门码头

开埠时期的朝天门码头

丰年碑在历史上虽有记载,但毕竟看见的人不多,且当年看到过的人,也大多故去,所在在重庆民众中的印象几乎没有。不过万一有那么一天水落石出,让大家伙看看这“沉没”于的丰年碑,那将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重庆下里巴人)

原标题:重庆老龙门阵:朝天门水下丰年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